
学校简介
院系设置
学科专业
奖励资助
考分查询
计划查询
招生章程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坐落于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江淮首郡、吴楚要冲”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学校是国家“双一流”和“211工程”建设首批入列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1928年,安徽大学肇基于时为省会的安庆市,开启安徽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赓续襟江带淮崇教文化之菁华。几经易址,于1956年迁建合肥;数度更名,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安徽大学”校名,这一天被定为校庆日。作为一所具有红色革命传统的高等学府,安徽大学办学近百年来,勇担民族复兴大任,执着“文化丕成、民族是昌”的办学理想,秉承“至诚至坚、博学笃行”校训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累计培养了38万余名优秀毕业生,是安徽省内毕业生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高校,被誉为省属高校的“排头兵、领头雁”。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构建文理交融、理工互通、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机制,努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富于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和国际视野,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建有保障一流人才培养的办学条件体系,现有磬苑、龙河、史河路和泗州路4个校区,另租用安徽财贸职业学院蜀山校区、安徽涉外经济职业学院金寨路校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91亿余元,馆藏纸质图书391万余册;拥有本硕博完整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体系,32个学院,89个在招本科专业(其中49个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总数并列全国地方高校赛道第2位),1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以及2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有39门国家级一流课程(线下课程数居全国高校第10位)、2个国家级和5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国家级和8个省级实验教学(实训)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承建全国首个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成功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特色教育基地);现有本科生3.4万余人、博硕士研究生1.5万余人;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升学率平均保持在35%以上,本科生与研究生获省部级以上竞赛奖2200余项,位列全国“双一流”高校第63位,毕业校友获得“国家杰青”数位居全国高校第29位。
学校坚持走科研强校之路,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实力。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特色显著,覆盖理学、工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大门类,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环境/生态学、物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一般社会科学和临床医学等10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4个学科进入前3‰);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344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500余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1150余人;实质双聘院士4名;全职引育“国家杰青”“万人领军”等国家级领军人才97人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安徽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地方领军人才572人次。形成了以两院“院士”、国家“杰青”“优青”等为引领,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良、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师资队伍;建设“强光磁集成实验设施”“信息材料与智能感知”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产教研融合研究院等世界一流研究平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17个高端创新平台以及安徽省实验室等38个省级科研平台,产出了金属团簇材料、新型量子功能材料、磁斯格明子(skyrmion)存储材料等一批原创性成果,在高灵敏传感装备、毫米波芯片、水性聚氨酯等“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新光波导材料”研究成果刊载在Science期刊,首次实现氮气与烯烃直接合成烷基胺,成果刊载在Nature期刊;学校2023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2项,资助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持续位居省属高校本级首位;“双一流”建设以来,共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奖励94项。学校自然指数排名位居全国第48、全球第140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指数在一流学科年度发展指数评价中位居全国第2;北京外国语大学发布中国大学全球影响指数,我校位列第54位;2024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位居全国第71位、世界第394位。
学校坚持以贡献求发展,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学校与安徽省16个市签订了多层次的校市合作协议,与合肥市共建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与滁州市共建安徽大学滁州研究院,与六安市共建国家大学科技园分园;大学智库指数排名进入前50名,学校已成为研究与解决安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主要基地之一;与省直厅局共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乡村振兴、安徽法治等研究院;创新发展研究院连续入选“高校智库百强”,连续11年编撰《安徽社会发展报告》蓝皮书,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库产品;围绕“三农”问题、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研究报告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人肯定性批示225次(国家领导人批示19次);学校深化科教、产教、校地、军民“四个融合”,广汇人才培养资源,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建“学术共同体”,合作开设“物质科学”等5个英才班;聚焦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长鑫存储、科大讯飞、江淮汽车、奇瑞汽车等380多家重点企业建立了深度的产学研用合作关系,共建校企互嵌式创新平台、研发机构、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
学校坚持内涵式发展,不断彰显文化传承创新水平。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势明显,近3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立项数连续位居全省首位,其中2023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0项,居全国第28位;建有教育部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徽学研究中心,收藏徽州文书20万件,牵头成立省高校创新联盟,协同省内高校成立新安医学、徽派建筑、徽州文献等分中心,引领带动全省高校徽文化研究、保护和传承,推动徽学成为三大地方显学之一;建成战国竹简珍稀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收藏整理研究战国竹简“安大简”,已发布2辑研究成果,发现比现行《诗经》《论语》更早版本,入选首批国家“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群舒文化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牵头编纂《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史料汇编·安徽卷》,获建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建成方以智研究中心,整理出版《方以智全书》填补相关领域重大空白。获批教育部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等8项;学校入选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全国39所)。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影响。学校是国家公布的华文教育基地和接收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与美、英、德、日等国家和地区的152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校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共建安徽省首个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学院”,由杨振宁院士担任名誉院长并亲题院名;成立中法工程师学院、中柬学院,布局中德学院;获批莱布尼兹材料科学、医疗成像先进技术2个省级联合研究中心;与智利圣托马斯大学、乌克兰哈尔科夫大学、阿塞拜疆巴库大学、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国立大学合作建立4所孔子学院,其中智利圣托马斯大学孔子学院先后荣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示范孔子学院”荣誉称号,习近平主席访智期间曾亲切接见学校派驻的中方院长及教师代表;与俄罗斯、法国、波兰、日本、韩国、墨西哥合作高校共建有9个“中国中心”。
新时代,新目标,新征程。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学校正在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落实,谋划好2028建校100周年和2035远景发展,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调结构、转功能、增体量、提质量”,以一流学科建设催生更多世界一流成果,以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流的人才培养质量、一流的原始创新能力、一流的人才队伍努力跻身一流大学方阵,为教育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院系设置
数学科学学院(大学数学教学中心)、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大学物理公共教学中心)、化学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安全学院,大学计算机教学中心)、互联网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奇瑞现代汽车产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大数据与统计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经济学院、商学院、外语学院(大学外语教学中心)、法学院、管理学院、社会与政治学院、艺术学院(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文典学院、纽约石溪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体育军事教学部、国际教育学院
-
国家特色专业
生物科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 考古学 新闻学 英语 法学
开设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统计学 应用统计学(中外合办) 材料物理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化学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功能材料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通信工程 人工智能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电子封装技术 应用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中外合办) 量子信息科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 生态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生物工程 生物制药 信息安全 软件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网络空间安全 物联网工程 网络工程 智能科学与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机器人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环境科学 测绘工程 地理信息科学 互联网金融 金融学 汉语言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 历史学 哲学 应用心理学 广播电视学 编辑出版学 网络与新媒体 经济统计学 经济学 数字经济 财政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会计学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人力资源管理 电子商务 物流管理 旅游管理 俄语 日语 德语 西班牙语 知识产权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行政管理 图书馆学 档案学 社会学 社会工作 政治学与行政学 思想政治教育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绘画 戏剧影视导演 音乐表演
学校建立“奖、助、贷、勤、补、免”多元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经济困难学生可以通过提交个人申请、班级民主评议、院系、学校审批等方式申请各类资助项目。
-
招生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考生类别:文科/首选历史理科/首选物理新高考
招生年份 录取批次 最低分 最低分位次 -
招生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年份:20242023202220212020201920182017考生类别:文科/首选历史理科/首选物理新高考
招生年份 专业名称 大学学制 批次 计划招生人数 学费 安徽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证安徽大学本科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考生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安徽大学本科招生工作具体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安徽大学招生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第三条 安徽大学招生工作在学校领导下,接受考生、家长、媒体、社会各界及学校纪委办公室监督。
第二章 学校概况
第四条 学校全称:安徽大学(国标代码:10357)。
第五条 办学类型:公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首批入列高校,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第六条 办学层次:本科。
第七条 学历证书学校名称:安徽大学;学历证书种类:普通高等学校学历证书。
第八条 办学校址: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九龙路111号(磬苑校区)、合肥市蜀山区肥西路3号(龙河校区)、合肥市蜀山区望江西路557号(蜀山校区)。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九条 安徽大学设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贯彻落实教育部及各省(区、市)有关招生工作政策,制定本科招生章程、招生计划,集体研究决定本科招生重大事宜。
第十条 安徽大学招生办公室是学校组织和实施本科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负责学校本科招生的日常工作。
第四章 招生计划
第十一条 安徽大学在国家和省教育厅核定的普通高等教育年度招生规模内,根据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条件等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各省(区、市)考生人数、生源质量、区域协调发展及重点支持政策、毕业生就业、历年计划安排等因素,确定分省分专业(类)招生计划。报教育部审批后由各省(区、市)招生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
第十二条 预留计划数及使用原则: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编制预留计划20人,用于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的不平衡,以及解决由于平行志愿产生的生源地上线同分段考生录取问题。在使用预留计划时坚持集体议事、集体决策、公开透明的原则。
第五章 录取原则
第十三条 在符合学校投档要求的情况下,我校认可各省(区、市)的投档规则;投档比例按照各省(区、市)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我校招生录取工作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省级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
第十五条 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等有关要求。
第十六条 英语专业高考外语语种须为“英语”。
对于非外语专业的学生,大学外语课程仅开设《大学英语》。
第十七条 非艺术类专业(类)录取原则:
1.进档考生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体健康状况符合相关专业培养要求的情况下,按照“分数优先(含国家政策加分),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录取。
2.学校按照进档考生的高考排序成绩和专业志愿进行专业(类)录取,不设专业级差。无排序成绩的省份,按照投档成绩进行专业(类)录取。如投档成绩相同,依次按高考实考总分、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比较排序进行专业(类)录取。
3.内蒙古自治区进档考生专业(类)录取规则为“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
4.所填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的考生,若服从专业调剂且符合招生计划尚未完成专业(类)的相关录取要求,则进行专业调剂。专业调剂不跨招生类型、批次、科类、专业组进行。
第十八条 艺术类专业录取原则:
1.文理兼招,高考改革省份选考科目(含首选科目)不限。
2.高考文化课成绩要求: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须达到生源所在省份普通本科第二批次同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合并本科批次省份的考生须达到普通本科同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高考“3+3”模式省份的考生须达到普通本科或一段录取控制分数线;高考“3+1+2”模式省份的考生须达到首选科目相应的普通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
3.戏剧影视导演、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绘画、音乐表演(声乐)专业,进档且符合高考文化课成绩要求的考生按照各省专业课统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音乐表演(器乐)专业(只招钢琴、萨克斯、手风琴方向),进档且符合高考文化课成绩要求的考生按照各省专业课统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该专业计划不分方向,按照钢琴、萨克斯、手风琴三个器乐的省统考成绩一道排序,择优录取)。各类排序成绩相同时,高考文化课成绩高的优先录取(含国家政策加分)。
4.其他要求,按照《安徽大学2024年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简章》执行。
第六章 学费标准
第十九条 普通类各专业学费标准按照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徽省财政厅等部门最新有关文件规定执行;部分专业收费标准依据上级部门核定为准。
第七章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及有关程序
第二十条 学校建立“奖、助、贷、勤、补、免、偿”多元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经济困难学生可以通过提交个人申请、班级民主评议、学院审核、学校审批等方式申请各类资助项目。
第八章 中外合作办学
第二十一条 经教育部批准,安徽大学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合作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学院(简称“安大石溪学院”)。学院开设应用物理学、应用统计学、数字媒体技术等三个本科专业,学制四年。学生前三年将在安徽大学学习,第四年符合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就读条件的学生,可申请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学习。
第二十二条 报考安大石溪学院的,高考科目须含物理和化学。
第二十三条 安大石溪学院招生的应用物理学、应用统计学、数字媒体技术三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因部分课程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和外籍教师全英文授课,高考英语单科分数不得低于115分(满分150分),高考为非英语语种考生慎报;学院将设立奖学金鼓励学生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学习。
第二十四条 安大石溪学院学费标准:在安徽大学学习期间每生每学年人民币5万元;学生赴美国学习期间,学费按照美方标准收取。
第二十五条 学生毕业时,符合安徽大学毕业和学位授予要求的,由安徽大学颁发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学习的学生,毕业时符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毕业和学位授予要求的,同时获得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相应的学士学位证书。
第九章 其他说明
第二十六条 安徽大学2024年实行大类和专业相结合的招生模式,按大类招生的学生,一学年以后在招生录取的类别内进行专业分流。大类及其包含专业,经主管部门审核后在学校招生信息网公布。
第二十七条 新生入校后,学校将依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统一组织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对于复查不合格的新生,将按照教育部和我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安徽大学不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进行招生录取工作,不收取国家规定外的任何费用。任何以“安徽大学”名义进行非法招生宣传等活动的中介机构或个人,学校保留依法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第二十九条 本章程公布后,如有其他未尽事宜,学校将另行公告。
第三十条 本章程若与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有关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有关政策为准。
第三十一条 本章程由安徽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招生咨询电话:0551-63861666,63861777
招生信息网址:http://zsb.ahu.edu.cn
招生监督电话:0551-63861581,学校纪委办公室
招生监督邮箱:jwb@ahu.edu.cn,学校纪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