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简介
院系设置
学科专业
奖励资助
考分查询
计划查询
招生章程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原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是为适应新中国对外贸易事业快速发展需要而建立的高等院校,是原对外经济贸易部(商务部前身)所属的4所高校之一。学校建于1960年,以培养对外经济贸易高级专门人才为宗旨,由原上海外国语学院外贸外语系、上海海关学校、上海干部学校合并组建而成,1962年、1972年两次撤校并入原上海外国语学院,1964年、1978年两次恢复办学。1994年,根据国家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学校划归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2013年,学校更名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学校以“诚信、宽容、博学、务实”为校训,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术为魂”的办学理念。现有松江、古北、七宝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28.6万平方米。
学校现有教职工1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0余人,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人才近70人;正高级职称教师100余人,副高级职称教师300余人;博士生导师20余人,硕士生导师400余人,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0%以上;在校生13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9000余人,硕士研究生近3000人,留学生1500余人。
学校设有国际经贸学院、国际商务外语学院、金融管理学院、法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会展与旅游学院、统计与信息学院、贸易谈判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等13个二级学院(部)。学校与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一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
学校设有33个本科专业,有19项国家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其中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学校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建有2个上海市级卓越人才培养基地、3个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全英语实验班和1个经济学创新实验班。学校1个项目入选上海高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项目,2个专业入选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学校具有较为扎实的研究生培养基础。1986年,学校成为硕士点学位授予权单位,现设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理学、工学6大学科门类,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外国语言文学、理论经济学、统计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学校拥有上海市专业研究生实践基地13个、上海市一流研究生教育项目4个。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以“具备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从事国际经济贸易事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精神和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意识和职业素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建校以来,培养了近8万名毕业生,为我国对外经贸企业、跨国公司和涉外单位输送了大批精英人才和业务骨干。学生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等各类国际国内大赛中均有出色表现,2018年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257项。
学校形成了面向国际、国家和上海三个层面的开放型应用研究体系与特色。学校设有2个上海市“高原”学科、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5个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9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战略研究院和国际经贸治理与中国改革开放联合研究中心2个上海高校智库。2009年,学校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总部选定的世界首批、中国唯一的世界贸易组织教席院校。学校聚焦国家和上海重大战略需求,建有国际经贸研究所、国际贸易高等研究院、世界贸易组织讲席(中国)研究院、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研究院、自由贸易港战略研究院、“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和国际发展合作研究院等研究机构。近5年,学校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5项、国家级科研项目104项、省部级项目252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3项。2018年,学校决策咨询研究成果数在上海高校中位居第6名。
学校以服务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宗旨,始终与国家对外开放尤其是对外经贸事业发展同频共振、休戚与共。学校在香港基本法起草、恢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中做出了突出贡献。2012年,商务部致函教育部指出:“学校在中国恢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缔约国地位谈判、加入世贸组织谈判和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多边贸易体制研究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在国家对外开放纵深化发展新形势下,学校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中承担架构设计和第三方评估等重要使命,并通过主办“进博会”首届虹桥国际贸易论坛专题研讨会等途径深度融入和服务首届“进博会”。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100多个国家和境外伙伴缔结合作交流协议,建立中外合作办学、联合培养和交换生项目,在校有各类留学生1500余人。学校与世界80余所大学建立学分互认、学生互换合作关系,并输送学生到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杜克大学、弗吉尼亚大学等海外名校开展学习之旅项目。2018年,学校派出海外交流学习学生356人。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和上海市政府奖学金生接收院校。学校在中东欧国家设立3所孔子学院和4个孔子课堂,与卢布尔雅那大学合作建设的孔子学院曾获得“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
鲲鹏展翅九万里,长空无极任翱翔。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和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紧密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上海的新“三大任务”和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品牌”建设,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支撑,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契机,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经贸人才为使命,力争发展成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国际化、特色鲜明的应用研究型大学。
院系设置
国际经贸学院、国际商务外语学院、金融管理学院、法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会展与传播学院、统计与信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组织学院(贸易谈判学院)、国际中文教育学院、开放教育学院、体育健康学院、创业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研究所、国际发展合作研究院、世界贸易组织讲席(中国)研究院、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研究院、国际经贸创新与治理研究院、高级研修学院
-
国家特色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全英语) 国际经济与贸易 物流管理(中澳合作) 英语 金融学(全英语) 金融学 金融学(中加合作) 工商管理(国际企业管理方向)
开设专业
国际经济发展合作 经济学(国际投资方向) 经济统计学 经济学(创新实验班) 经济学(国际经济组织人才实验班) 电子商务 国际商务(中澳合作)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中加合作) 资产评估 市场营销(国际营销) 人才资源管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会计学(国际会计) 审计学(注册会计师) 商务英语 法学(商务法语) 日语(商务日语) 英语(中英合作)(国际商务英语) 汉语国际教育(商务汉语方向) 新闻学(经济新闻报道方向) 金融工程 保险学 投资学 金融学(数字金融实验班) 法学(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 法学(国际经济法方向) 法学(商法方向) 国际经贸规则 国际政治 旅游管理 会展经济与管理(中德合作)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应用统计学(贸易统计创新实验班) 人工智能
-
招生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考生类别:文科/首选历史理科/首选物理新高考
招生年份 录取批次 最低分 最低分位次 -
招生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年份:20242023202220212020201920182017考生类别:文科/首选历史理科/首选物理新高考
招生年份 专业名称 大学学制 批次 计划招生人数 学费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章程
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考招生章程(秋季统一高考)
一、院校全称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二、就读校址
松江校区地址为:上海市松江区文翔路1900号
长宁校区地址为:上海市长宁区古北路620号
所有专业录取新生就读校区为松江校区
三、层次
■ 本科 □ 专科
四、办学类型
■ 普通高等学校 □ 成人高等学校
■ 公办高等学校 □ 民办高等学校 □ 独立学院
□ 高等专科学校 □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五、颁发学历证书的院校名称及证书种类
院校名称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证书种类
修学期满,符合毕业要求,颁发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本科毕业证书
六、院校招生管理机构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招生领导小组是我校招生工作的决策机构,统一领导学校本科招生工作;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招生就业处是我校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负责学校秋季统一招生的日常工作;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本科招生监察工作组承担招生工作的监督职责,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纪委监督检查室是违纪违规招生举报监督部门。
七、招生计划分配的原则和办法
一、我校依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核准的年度招生规模,结合学校发展定位与办学条件,统筹考虑近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编制及使用情况,科学、合理地编制学校本年度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二、各招生专业无男女比例限制。
三、本年度我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高考改革省市选考科目要求等详见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招办)编印的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和计划相关文件。
八、预留计划数及使用办法
本科招生总计划的1%,用于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的不平衡。
九、专业教学培养
使用外语语种
英语专业入学外语考试语种为英语,入学后教学外语语种为英语;日语专业入学外语考试语种为英语或日语,入学后教学外语语种为日语;法语专业入学外语考试语种为英语或法语,入学后教学外语语种为法语;其他专业外语语种不限,入学后教学外语语种为英语。
十、身体健康状况要求
以教育部、原卫生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及有关补充规定为依据,考生须据实上报健康状况。经复查,身体健康状况不符合专业学习要求的考生,学校将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本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处理。
十一、录取规则
一、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秋季统一高考)成绩录取的规则:
1.投档
省级招办按我校在当地的招生计划数和投档比例将报考我校的生源从高分到低分(含加分)进行投档。具体的投档比例由我校根据各省市实际生源情况确定,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原则上投档比例不超过105%;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
2.录取
(1)按专业投档省份,学校按照各专业招生计划数,对实际投档到专业的考生予以录取。
(2)按专业组方式投档省份,学校按照“院校专业组”投档结果进行专业组内的专业录取。同一专业组内,根据专业招生计划数,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专业录取。对达到专业组最低录取分数线但未进入该专业组内专业志愿的考生,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所报专业及综合素质情况调剂录取至该专业组内计划未满的专业;若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予以退档。
(3)其他省份:根据专业招生计划数,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专业录取。对达到我校最低录取分数线但未进入专业志愿的考生,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所报专业及综合素质情况调剂录取至计划未满的专业;若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予以退档。
3.专业录取时,不设专业志愿间的录取级差分。同分者,志愿优先。同分同志愿者,按数学、外语、语文成绩排序。
4.我校认可教育部和各省级招办根据相关规定给予考生的全国性政策加分,同一考生如有多项政策加分,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且最高加分不超过20分。
二、高考改革有关省市的录取规则和程序以省级招办规定为准。
三、在普通本科平行志愿批次(不含征集志愿)中,对完全服从专业调剂(含中外合作专业)且体检不受限的进档考生,学校承诺不退档。
四、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在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学校可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按照投档成绩择优录取;若符合条件的非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仍不足,将征集志愿。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未完成的计划将征集志愿。
十二、收费标准
学费标准
一、学科门类为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的专业,每生每学年6500元(沪发改价调〔2023〕21号)。
二、学科门类为理学、工学的专业,每生每学年7000元(沪发改价调〔2023〕21号)。
三、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每生每学年19500元(沪教委财〔2005〕34号、沪发改价调〔2023〕21号)。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包括:国际商务(中澳合作)、物流管理(中澳合作)、英语(中英合作)、金融学(中加合作)、财务管理(中加合作)、会展经济与管理(中德合作)。
住宿费标准
1200元/年(沪财预〔2003〕93号,沪价费〔2003〕56号,沪教委财〔2012〕118号)
十三、资助政策
我校认真执行国家和上海市相关学生资助规定,被本校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通过“绿色通道”申请入学,入学后可按规定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同时,学校按规定实行服义务兵役资助和中西部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学校还设立校长奖学金,竞赛类、学业类等奖学金以及出国交流学习等发展型资助项目,各学院设立奖助学金。我校承诺:确保被本校录取的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十四、监督机制及举报电话
按照招生“阳光工程”的统一要求,我校秋季统一高考招生全程接受学校本科招生监察工作组的监督。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纪委监督检查室是违纪违规招生举报监督部门。
举报电话:021-67703010
十五、网址及联系电话
学校官网:www.suibe.edu.cn
本科招生网:zhaosheng.suibe.edu.cn
咨询电话:021-67703050、52067206
十六、其他须知
各专业相关信息可在我校本科招生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