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简介
院系设置
学科专业
奖励资助
考分查询
计划查询
招生章程
安徽理工大学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的高校,是安徽省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学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培养选拔基地。学校在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
学校创建于1945年,是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高校,是全国最早开展矿业人才培养的两所高校之一。1955年由淮南煤矿专科学校升格为合肥矿业学院,1958年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1971年原合肥矿业学院主体系科及部分基础课师资回迁淮南,成立淮南煤炭学院。之后,经历了淮南矿业学院、淮南工业学院等办学时期,原华东煤炭医学专科学校和淮南化学工程学校相继并入。1998年学校由煤炭工业部划转安徽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2年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经过7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地方和行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
学校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教职工近2000人,专任教师1200余人,教授、副教授6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900余人。现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3人。同时,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学校特聘教授、100多位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16个学院(部),本科专业66个。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工程管理硕士和工程硕士2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17个。拥有8个省级重点学科,获批2个省学科建设重大项目。学校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理、医、管、文、经、法、艺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2183人,博士、硕士研究生近3000人。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国家精品课程和精品视频公开课各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学校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
学校围绕人才培养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特色。建校以来,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15万余名。恢复高考后的毕业生中,彭苏萍、袁亮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近年来,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科技创新、学科和体育竞赛中获国际、国家和省部级奖励700项,大学生机器人协会入选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1名学生荣获第八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名学生当选“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本科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学校连续七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两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被教育部授予“2011-2012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
学校紧紧围绕经济社会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工作,“十二五”以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966项,其中 “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41项,年平均到校科研经费1.03亿元,居省属高校前列。近五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1项,获准授权专利1523项。2014年专利技术转让在全国高校排名第三。学校拥有煤矿深井建设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教育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省部级研究创新平台26个。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波兰、日本、俄罗斯、乌克兰、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的多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派遣人员到国外高校讲学、访问、攻读学位、开展科技合作,互派留学生。常年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
学校三个校区占地面积近100万㎡,建筑面积60万㎡,图书馆藏书154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271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4.1万台(套),总价值2.23亿元。学校正在建设的新校区,占地3000余亩,规划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
展望未来,安徽理工大学将秉承“团结、奋进、博学、奉献”的校训,弘扬“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求真务实”校园精神,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真抓实干,改革创新,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院系设置
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矿业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化工与爆破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外国语学院、医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空间信息与测绘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碳中和科学与工程学院
-
国家特色专业
安全工程 土木工程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 采矿工程 地质工程 信息与计算科学
开设专业
应急管理技术 职业卫生技术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智能建造 矿物加工工程 智能采矿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环境工程 建筑学 工程造价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工业设计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车辆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中外合办) 智能制造工程 新能源汽车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 自动化 机器人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人工智能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智能材料与结构 制药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应用化学 计算计科学与技术 物联网工程 数字媒体技术 软件工程 信息安全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智能科学与技术 区块链工程 数学与应用数学 工程力学 应用物理学 应用统计学 英语 临床医学 预防医学 医学检验技术 药学 人力资源管理 会计学 电子商务 金融学 测绘工程 遥感科学与技术 导航工程 动画 网络与新媒体 交通工程 消防工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储能科学与工程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形成了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国家奖助学金为主导,以校内优秀学生奖学金、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为辅助,以社会捐助为补充的多渠道、全方位奖助工作格局,通过“奖、贷、勤、助、减(免)”等多种方式资助学生完成学业,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
招生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考生类别:文科/首选历史理科/首选物理新高考
招生年份 录取批次 最低分 最低分位次 -
招生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年份:20242023202220212020201920182017考生类别:文科/首选历史理科/首选物理新高考
招生年份 专业名称 大学学制 批次 计划招生人数 学费 安徽理工大学2024年招生章程
一、学校全称:安徽理工大学
二、办学层次:本科
三、办学类型: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四、办学地址:安徽省淮南市泰丰大街168号
五、录取规则及要求:
1.基本原则: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2.根据本科各批次录取分数线以上生源的预测情况,按我校本科各批次计划数100%的比例向省招生考试院(招办)申请调档,录取工作按教育部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有关政策及规定实施。
3.对于进档的考生,按照“分数优先方式”处理,即按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参考考生专业志愿,逐个将考生录取到未满额专业(内蒙古自治区按“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不设置专业级差。投档成绩相同时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同分排序规则进行排序录取。高考改革省市投档及录取规则按照相关省、市招生文件执行,以院校专业组为填报单位的志愿,只能在同一院校专业组内调剂。对于专业志愿无法满足,而又不服从调剂的考生,予以退档。
4.报考建筑学专业的考生应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
5.动画专业为艺术类招生。对专业课省考合格、文化课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划定的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者,根据考生志愿,按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综合成绩的计算按照各省招生主管部门文件执行。
6.报考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考生,进校后需与我校签订承诺出国学习的相关协议,若因特殊原因无法出国,按协议执行。在校期间不能转入非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7.我校录取新生时各专业对身体的要求详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8.新生入学后,学校将严格按照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开展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和入学体检复查。经复查发现有不符合录取条件者,由学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对于通过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方式骗取高考加分资格、录取资格或冒名顶替入学的新生、未按规定公示有关资格身份的新生、未经省级招办办理录取手续的新生以及违规录取的新生,一律取消入学资格并不予学籍电子注册。
六、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要求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我校与韩国东西大学合作培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1.学制
学制4年,采用3+1合作培养模式。学生第一学年、第二学年和第四学年在我校学习;第三学年(满足韩国东西大学入学要求:在我校学习两年,韩国语水平已达到或相当于3级以上)赴韩国东西大学就读,因签证等因素无法前往韩国东西大学学习的学生,将继续在安徽理工大学完成学业。
2.颁发证书
按规定修满相应的学分、成绩合格者,获得由我校单方面颁发的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
3.收费标准
根据韩国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确定学生在韩国东西大学学习期间的学费约为760万韩币和住宿费约为210万韩币。在韩国东西大学就读期间,韩国东西大学为正式录取的学生提供学费和住宿费的20%减免,分别约为152万韩币和42万韩币,全免入学费(注册费)。人民币与韩币国际汇率以缴费时实际汇率为准。
七、颁发证书:
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安徽理工大学
学历证书种类:普通高等学校学历证书
八、收费标准:
学费标准按照《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安徽省财政厅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调整公办普通高校本科学费标准的通知》(皖发改价费〔2021〕348号)文件执行。
九、联系方式:
电话:(0554)6632810
网址:http://zs.aust.edu.cn
邮编:232001
十、其他须知:
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形成了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国家奖助学金为主导,以校内优秀学生奖学金、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为辅助,以社会捐助为补充的多渠道、全方位奖助工作格局,通过“奖、贷、勤、助、减(免)”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学业,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学校不限考生应试外语语种,但学生进校后学校均以英语作为第一外语安排教学。
转专业政策:学校实施宽松的转专业政策,新生入学后第二学期开学可申请转专业(专升本、艺术类、中外合作等专业除外),具体事宜按学校转专业文件执行。
健康状况:考生体检标准按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公布渠道:分省招生来源计划由各省(市、自治区)招生考试院(招办)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