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简介
院系设置
学科专业
奖励资助
考分查询
计划查询
招生章程
武汉轻工大学位于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湖北省武汉市,创建于1951年,是全国最早培养粮食行业专门人才的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原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国内贸易部,1998年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的体制。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现已形成了以轻工食品类学科为特色,农产品加工与转化领域相关学科优势明显,以工科为主干,工、管、理、文、经、农、艺、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格局。学校行业背景深厚,办学特色鲜明,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学校现有办学用地面积近10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40万册,中外文电子数据库28个,是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和湖北省自动化水平优秀级图书馆。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1亿元。建有教学实验室(中心)27个,其中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
学校现设14个教学院(部),举办有国际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现有本科专业6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省级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权学科3个。目前,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17000余人。有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2个,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7个。有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41个,其中,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
学校拥有一支敬业爱生、潜心治学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88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50余人,具 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超过专任教师总数的88%。教师队伍中,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第一层次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和省部级高端人才和专家名师67人。学校聘有国家“高端外专”人选、湖北省“百人计划”和“楚天学者计划”等50余位知名学者,陈焕春院士、印遇龙院士和国家教学名师郑用琏、马勇等专家名师担任学校特聘教授。
学校科研优势突出。近年来,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091项,其中“863”计划、“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69项;出版著作、教材6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近7200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1700余篇;获授权专利396项,其中发明专利110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8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级科技一等奖11项。多年来,学校不断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有效模式和机制,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被评为“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湖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优秀组织单位”、“首批湖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先进高校”。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着力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不断强化学习、应用、探究、创新“四位一体”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特色。以“常青科技文化艺术节”、创业大赛等为依托,积极开展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在近三届省级教学成果评选中,获优秀教学成果奖16项,其中一等奖5项。近年来,学校先后建成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精品课程、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一大批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学生在“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创新设计、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各类学科竞赛中,每年均荣获大批国家级、省部级奖励。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省属高校前列,他们以“能吃苦、能干事、能创业”的良好素质,受到社会广泛欢迎。
学校面向世界,与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意大利等十几个国家的2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关系。
学校通过以党风带教风、以教风促学风、形成优良校风,不断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党委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先进党委中心组等荣誉称号;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数十项荣誉。
砥砺风雨,成就辉煌,武汉轻工大学始终与祖国共奋进。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将秉承“明德、积学、砺志、笃行”的校训,弘扬“敬业爱校、艰苦创业、团结拼搏、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内涵发展,努力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多科性大学。
院系设置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医学与健康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硒科学与工程现代产业学院、体育部
-
国家特色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包装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动物科学
开设专业
粮食工程 软件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英语 会计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土木工程 建筑学 自动化 通信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翻译 产品设计 环境设计 行政管理 汉语言文学 康复治疗学 物流管理 旅游管理 环境工程 水产养殖学 动物药学 工商管理 金融学(大数据金融实验班) 数字经济 护理学 药学 功能材料 应用生物科学 网络与新媒体 人工智能 饲料工程 生物技术(酶学及基因检测方向)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生物信息学(生物大数据方向)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英合作) 生物工程(绿色生物制造方向) 智能制造工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数字贸易与跨境电子商务方向) 制药工程(绿色智能制药方向) 工程管理(中美合作) 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信息与交互设计) 食品营养与健康 广告学(中美合作)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湖北省相关学生资助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资助和帮扶,并积极做好资助服务工作。
-
招生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考生类别:文科/首选历史理科/首选物理新高考
招生年份 录取批次 最低分 最低分位次 -
招生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年份:20242023202220212020201920182017考生类别:文科/首选历史理科/首选物理新高考
招生年份 专业名称 大学学制 批次 计划招生人数 学费 武汉轻工大学2024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规定,为规范学校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工作(以下简称招生工作),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的校名为武汉轻工大学,英文名称为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院校标识码:4142010496。
第三条 学校设有常青校区(武汉市东西湖区常青花园学府南路68号)和金银湖校区(武汉市东西湖区金银湖环湖中路36号)。
第四条 学校办学类型为国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
第五条 学校招生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六条 学校设立普通本科招生委员会和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招生政策,讨论决定招生工作重大事宜。成员由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校友代表、学生代表等组成,组长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担任。普通本科招生委员会下设招生办公室,是学校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的日常工作。
第七条 学校招生工作接受学校纪检监察机构、各省级招办、考生、家长、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三章 招生计划
第八条 招生计划分配的原则和办法:学校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自身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各省(区、市)的生源情况,会同有关职能部门科学、合理分配。
第九条 学校招生办公室根据湖北省教育厅核准的年度招生规模及有关规定编制学校分省分专业计划,经学校招委会审议,报主管部门审批后由各省级招办向社会公布。
第十条 学校根据教育部要求,在规定的比例内设置预留计划,主要用于调节各省(区、市)统考上线考生生源的不平衡。预留计划的使用坚持集体议事、集体决策、公开透明原则,主要安排在报考我校人数较多且预投档分数较高的省(区、市)。
第四章 录取要求
第十一条 学校各专业(类)男女生录取比例不限。
第十二条 往届生录取依照各省(区、市)招生文件的有关规定,学校在录取时与应届生一视同仁。
第十三条 学校对考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如对考生电子档案中体检结果有异议,学校将及时通知考生进行复检。考生须在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进行复检,主检医师应由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生担任。如考生不能按规定时间和要求进行复检或复检不合格,学校可以不予录取。
第十五条 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与英国蒂赛德大学(Teesside University)合作举办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美国南犹他大学(Southern Utah University)合作举办工程管理、广告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以上项目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第十六条 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翻译)只招收英语语种的考生,其它非外国语言文学类的专业(类)不限制外语语种,但学生进校后原则上以英语为第一外语安排教学。学校另开设有日语、德语等语种课程,学生可选择修读。
第五章 录取规则
第十七条 按照“学校负责、省级招办监督”的原则实施新生录取工作。
第十八条 学校在调档时,认可教育部和各省(区、市)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政策性增加分数或降低分数投档,但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投档条件的,按教育部规定只能取最高的一项分值,且加分值不得超过20分。我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专业不安排分省分专业计划,不认可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
第十九条 学校根据在生源省(区、市)的招生计划数,结合生源分布情况,确定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学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并确保符合录取规则的调档考生能够录取。
第二十条 学校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实行“分数优先”原则,但在内蒙古自治区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录取规则;投档录取及同分排序规则分别按照当地相关招生文件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 2024年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专业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工程管理(中外合作办学)、广告学(中外合作办学),只录取填报有上述专业志愿的考生。录取的学生入学后不得转换到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外的其他专业。
第二十二条 学校艺术类专业不单独组织专业校考,认可所在省(区、市)专业统考成绩。考生专业成绩必须达到生源所在省(区、市)划定的省级统考本科专业合格线,且文化成绩达到相应批次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考生投档成绩根据当地统一规定换算标准执行,以“分数优先”原则从高到低择优录取。若无明确规定的,我校将根据综合成绩=高考文化成绩×40%+省级统考专业成绩×60%,按照考生的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第二十三条 对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在其专业志愿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学校作退档处理。
第六章 收费标准及其他
第二十四条 学校严格按照湖北省发改委、湖北省财政厅和湖北省教育厅核定的收费标准及方式执行收费。
第二十五条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湖北省相关学生资助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资助和帮扶,并积极做好资助服务工作。
第二十六条 考生凭录取通知书可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并按学校规定的时间及有关要求,办理报到等手续。不能按时报到的已录取考生,在入学通知书规定报到时间后的二周内,应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同意后方可延期报到。对未经学校同意逾期不报到的考生,视为自行放弃入学资格。
第二十七条 新生入学后的资格审查和复查按学校相关文件执行。
第二十八条 学校实行主、辅修制度,制定了转专业相关政策和办法,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择专业的机会和良好的个性发展空间。
第二十九条 学生学业期满,符合毕业要求,颁发国家承认的武汉轻工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第三十条 学校普通本科招生咨询电话:027-83928885、83921022,网址:https://zsb.whpu.edu.cn,微信公众号:whpuzsb,电子邮箱:zsb@whpu.edu.cn。
第七章 违规行为处理
第三十一条 考生、考试工作人员、招生工作人员、社会其他人员在学校招生考试中的各种违规行为的处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执行。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我校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工作,由学校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学校原有的关于招生工作的文件、规定与本章程相冲突时,以本章程为准。如在正式招录前,遇国家或省级以上招生考试机构的政策法规变化,以变化后的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