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简介
院系设置
学科专业
奖励资助
考分查询
计划查询
招生章程
中原工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纺织服装和航空技术学科特色鲜明,工、管、文、理、经、法、哲、史、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特色骨干大学。学校始建于1955年,原名郑州纺织工学院,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部,1998年划转为河南省管理,2000年更名为中原工学院。
学校分龙湖校区、中原校区和西校区三个教学区,占地1,610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920人,其中本科生22220人,研究生1125人,留学生26人。另有成人教育学生4112人。校舍建筑面积84.6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06亿元,共有藏书446.42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67.2412万册;电子图书资料279.1788万册。学校现有教职工1987人,其中专任教师1382人,具有高级职称639人,博士、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272人;有国家级优秀教师6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人;有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7人、河南省教学名师9人、省级优秀教师10人,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3人,河南省特聘讲座教授6人,省级及以上教学和科研团队17个。
学校设有纺织学院、服装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机电学院、电子信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等21个教学部门,现有64个本科专业,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纺织服装新材料及高端装备”和“智能与航空信息技术”2个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有8个河南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个河南省重点学科二级学科。纺织工程等17个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18年获批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拥有河南省首批工业训练中心和大学科技园。
学校遵循“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立德树人,办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办主动服务社会的大学”的办学思想,秉承“质量立校”理念,重视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强烈社会责任感,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丰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2016年5月,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目前,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1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还有一批省级特色专业和一流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基层教学组织、教学团队、一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双语教学示范课等。在近三届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共12项。“十三五”期间,我校师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共获得国家级奖项528项,省级以上奖项1762项。包括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5项、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2项、“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银奖1项,铜奖3项。在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中获得国家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河南省一等奖17项、河南省二等奖19项及多个省级三等奖,是我校自1997年参赛以来获奖最多的一次,国家奖获奖总数并列全国第十三名,综合成绩位列河南省第一名。在“第十四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奖获奖数量位居河南省参赛普通高校第一。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我校获得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续写“连续六届获全国最高奖”的历史,并且首次取得“同一届获得2个最高奖”的好成绩;工业设计专业学生两次获得素有“国际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德国“红点设计奖”;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获得全国高校服装设计最高奖“新人奖”,学校获得服装设计“育人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5-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本科院校排行榜”中,连续三年居全国“学院”类高校第一,2019年排名全国第65位。连续六届成为获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最高奖的三所高校之一。
毕业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强,就业质量高,近三年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学校大力实施“科研强校”工程,建成一批科研平台,取得了标志性研究成果。现有金刚石高效精密锯切工具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功能性纺织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功能盐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网络舆情监测与智能分析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新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多模式图像处理与智能分析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计算智能研究与应用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智能仿生机器人国际联合实验室、图像分析与机器视觉河南省工程实验室、能源互联网优化运行与调度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智能冷链关键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LNG冷能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柔性电力接入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等51个国家级和省级科研平台。2011年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8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70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2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防重大专项子课题等1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50余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省部级社科项目181项,承担横向科研项目9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42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638篇,出版著作682部,获授权发明专利703件。2017年,学校获批教育部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原工学院大学科技园作为河南省首批自主建设的大学科技园,于2017年成功入选首批河南省双创基地,中原工学院众创空间备案为河南省众创空间。2018年,学校获批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首批辐射点。2019年入校科研经费突破1亿元。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围绕“以国际化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开放活校战略,先后与俄罗斯、意大利、泰国、英国、德国、美国、台湾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55所教育机构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我校是河南最早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高校之一,自2002年开始,我校先后与世界百强高校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曼彻斯特城市大学、新西兰国立理工学校等高校合作举办纺织工程、服装设计、建筑工程等9个本、专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7年,学校与俄罗斯联邦圣彼得堡国立宇航仪器制造大学合作申办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原工学院中原彼得堡航空学院”获国家教育部批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软件工程等三个专业开始招生。2018年7月,河南省省委书记王国生访问我校合作高校--圣彼得堡国立宇航仪器制造大学,中俄两校在省委书记见证下,签署了“航空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协议,该中心被列入河南省建设“一带一路”重大工程。2019年5月, 我校与泰国格乐大学合作设立的第一所海外分校——中原工学院轩辕学院正式获批备案。分校首批开设汉语国际教育和会计学两个专业,同期招收了第一届国际学生。海外分校的设立标志着我校合作办学取得新突破,国际合作走向“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发展的新道路。学校与英国伦敦布鲁内尔大学、巴西圣保罗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截止目前,已经招收了15名项目学生。学校开展“留学中工计划”,设立外国留学生专项奖学金,俄罗斯、韩国、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巴基斯坦、孟加拉、埃及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来校学习汉语,攻读硕士研究生,校园国际化氛围浓厚。我校还成功承办了第七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主办了“第三届物流管理与工程国际旅行会议(中国站)”和“国际产业用纤维及纺织品学术会议”,与德国不来梅大学共同设立了“物流管理与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我校在国际化联盟组织中发挥积极作用,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单位,是河南教育交流协会的挂靠单位,是首届河南省高校交通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我校积极开展国际高端引智工作,先后荣获“河南省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先进集体”和“河南省引进外国人才和智力工作先进单位”。2018年,在创业时代网联合京领教育发布的中国大学国际化竞争力排行榜中,我校国际化竞争力在河南省位居第三。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被教育厅遴选为河南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学校党委被授予河南省高等学校“五好”党组织、河南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被教育部评为学籍管理先进单位、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被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被河南省教科文卫体工会授予工会工作先进单位、助力脱贫攻坚服务行动先进单位。
对于未来一个时期,学校确立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0年,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时,学校要初步完成转型发展的目标,迈上转型发展的轨道,实现由教学为主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变,各项办学指标和数据基本达到更名大学的要求。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学校成为博士授权单位,3-5个学科获博士学位授权并进入国内学科评估排行榜。学校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在我省高校中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更加凸显。第三步,到2050年,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强国时,学校建成国内一流特色骨干大学。
院系设置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智能感知与仪器学院(中原彼得堡航空学院)、计算机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软件学院、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数据科学与技术系、智能纺织与织物电子学院、智慧能源与环境学院、智能机电工程学院(工业设计学院)、智能服饰与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新闻与数字传播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材料电子与储能学院、外国语学院、智能建造与建筑工程学院
-
国家特色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自动化 纺织工程 纺织工程(中外合办)
开设专业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服装设计与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车辆工程 工业设计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智能车辆工程 轻化工程 环境工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土木工程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智能建造 市场营销 会计学 市场营销(中外合办) 能源与动力工程 安全工程 工业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机器人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 电子信息工程 人工智能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 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应用化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网络工程 信息安全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数据软件开发方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物联网工程 网络空间安全 数字媒体技术 软件工程(智能终端应用开发方向) 软件工程(融媒体软件开发方向) 工程造价 会展经济与管理 物流工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 建筑学 服装与服饰设计 产品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表演 动画 广播电视编导 播音与主持艺术 摄影 广播电视学 网络与新媒体 应用物理学 知识产权 法学 社会工作 英语 日语 汉语国际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数据计算及应用 化学工程与工艺
我校认真执行国家和河南省相关学生资助规定,被本校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通过“绿色通道”申请入学,入学后可按规定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综合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各类专项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和学费减免等。我校承诺:确保被本校录取的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
招生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考生类别:文科/首选历史理科/首选物理新高考
招生年份 录取批次 最低分 最低分位次 -
招生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年份:20242023202220212020201920182017考生类别:文科/首选历史理科/首选物理新高考
招生年份 专业名称 大学学制 批次 计划招生人数 学费 中原工学院2024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一、学校全称
中原工学院
二、学校地址
龙湖校区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双湖经济开发区淮河路1号;中原校区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中路41号;西校区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中路146号。
三、招生层次
■ 本科
四、办学类型
■ 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五、学校代码及证书种类
学校代码
国标代码:10465
证书种类
修学期满,符合毕业及相关学位要求,颁发中原工学院相应毕业证书、学位证书。
六、学校招生管理机构
中原工学院招生委员会是我校本科招生工作决策机构,统一领导学校本科招生工作。中原工学院招生工作处是我校组织和实施本科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负责学校招生的日常工作。中原工学院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是我校招生工作监督机构。
七、招生计划分配 的原则和办法
1.我校依据河南省教育厅核准的年度招生规模,结合学校发展定位与办学条件,统筹考虑招生计划编制及使用情况,科学、合理地编制学校本年度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2.各招生专业无男女比例限制。 3.本年度我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高考改革省市选考科目要求等详见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招办)编印的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和计划相关文件。
八、预留计划数及使用办法
本科招生计划的1%用于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的不平衡和顺延录取各省平行志愿投档过程中多投或增投的考生。我校预留计划使用的基本原则是:集体决议、顺延录取、公开透明。
九、专业培养对入学外语考试语种要求
(一)、 各专业入学外语考试语种不限。(二)、非语言类专业入学后外语教学语种:1.中原彼得堡航空学院的所有专业采用俄语;2.其他专业均采用英语。
十、身体健康状况要求
以教育部、卫生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及有关补充规定为依据,考生须据实上报健康状况。若隐瞒病情病史,学校将按照本校学籍管理规定中有关退学与休学的规定执行。
十一、加分政策
我校认可教育部和各省招办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给予考生的全国性加分政策。我校原则上认可考生具备的所有加分项中最高分一项,且最高不超过20分。
十二、录取规则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录取的规则: 1. 在各省(市、区)划定的普通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上,对于实行非平行志愿投档的省(市、区)调阅考生档案比例原则上控制在学校招生计划的120%以内。对于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市、区)调阅档案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05%。2. 对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市、区),或者实行平行投档的情况下,按照平行志愿投档规则,对填报我校志愿且投档到我校的考生进行择优录取,当考生的投档分相同情况下,我校在录取时按语文成绩排序录取(如语文成绩相同,再看数学成绩;数学成绩相同,再看外语成绩。如果此排序与高考改革省份排序规则有冲突,按生源省份规则执行)。 安排专业时,对专业志愿采用分数优先的办法确定考生录取专业。当考生填报的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分数优先的原则将考生调剂到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若不服从专业调剂,则做退档处理。3. 对实行非平行志愿投档的省(市、区),院校志愿采用“志愿清”的办法,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第一志愿线上生源不足时,方录取第二志愿报考的考生,依次类推。安排专业时,在我校最低录取分数线上实行考生“志愿清”办法,若考生所有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时,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按照分数高低顺序将其随机录取到计划未满的专业,若所有专业均已录满,则予以退档;若某考生所报专业已满,又不服从专业调剂,则做退档处理。
十三、特殊类型考生录取规则
艺术类考生填报我校志愿,须参加所在省(市、区)艺术类专业统考,成绩合格,且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市、区)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线。我校设置了艺术类招生专业考试考点省份的艺术类考生还须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考试,取得合格证。若生源省份规定了艺术类专业投档排序原则,则按照该省省级招办规定的投档排序原则从高到低排序,择优录取;若省级招办未明确投档排序原则,按照以下录取原则执行:
1.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摄影专业、动画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产品设计专业投档考生,依照专业志愿顺序,按折合后的综合成绩(综合成绩=专业课成绩*60%+文化课成绩*40%)从高到低排序录取,如果综合成绩相同,再依次按专业成绩、文化课总分、语、数、外的成绩顺序录取考生。
2. 表演专业的投档考生,按专业课成绩排序,从高到低排序录取。专业课成绩相同,再依次按文化课总分、语、数、外的成绩顺序录取考生。
3.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投档考生,按折合后的综合成绩(综合成绩=专业课成绩*60%+文化课成绩*40%)从高到低排序录取,如果综合成绩相同,再依次按专业成绩、文化课总分、语、数、外的成绩顺序录取考生。
4.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投档考生,按折合后的综合成绩(综合成绩=专业课成绩*50%+文化课成绩*50%)从高到低排序录取,如果综合成绩相同,再依次按专业成绩、文化课总分、语、数、外的成绩顺序录取考生。
十四、收费标准)
学费标准
1.服装设计与工程、自动化、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业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每生每学年5500元;其余理工类专业每生每学年5000元。知识产权专业每生每学年4840元; 其余文史类专业每生每学年4400元(豫发改收费[2020]456号)。 2.艺术类专业每生每学年8000元[豫发改收费[2020]456号]。3.中原彼得堡航空学院每生每学年18000元(豫发改收费[2017]1033号)。 4.国际教育学院每生每学年学费为14000元(豫教财[2007]74号);5.软件技术学院每生每学年学费为12000元(豫教财[2007]74号)。
住宿费
标准
1. 四人间,每生每学年1000元(豫教财[2007]74号)。2. 六人间,每生每学年800元(豫教财[2007]74号)。
十五、资助政策
我校认真执行国家和河南省相关学生资助规定,被本校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通过“绿色通道”申请入学,入学后可按规定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综合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各类专项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和学费减免等。我校承诺:确保被本校录取的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十六、监督机制及举报电话
按照招生“阳光工程”的统一要求,我校招生全程接受本校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监督。 举报电话:0371-62506905。
十七、网址及联系电话
学校官网:http://www.zut.edu.cn 本校招生网:http://zsc.zut.edu.cn 咨询电话:0371-67698700(工作日 8:00—12:00,14:00—18:00,双休日、节假日除外)
十八、其他须知
1.按大类招生的部分专业,入学时不分专业,在完成大类基础教育后,依据学校专业分流管理办法进行专业分流及学生管理。2.报考工业设计、建筑学(五年制)专业的考生,入校后需加试徒手画。3.国际教育学院、中原彼得堡航空学院、软件学院学生不允许跨学院转专业。
学院
专业名称
专业
代码
科类
学制
分专业计划
备注
合计
5600
纺织学院
纺织工程
081601
工学
4
87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081603T
工学
4
50
轻化工程
081701
工学
4
53
能源与环境学院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081002
工学
4
100
能源与动力工程
080501
工学
4
60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081003
工学
4
60
环境工程
082502
工学
4
60
安全工程
082901
工学
4
60
机电学院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2、机械电子工程080204、车辆工程080207)
0802
工学
4
220
工业设计
080205
工学
4
55
工业工程
120701
管理学
4
140
授工学学位
机电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2、车辆工程080207
工学
4
160
与河南职业学院联办
电子信息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080601
工学
4
75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080701、通信工程080703)
0807
工学
4
105
测控技术与仪器
080301
工学
4
35
自动化
080801
工学
4
75
航空类(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082008T、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082009T)
0820
工学
4
60
材料与化工学院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080203
工学
4
35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08040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080407
0804
工学
4
120
应用化学
070302
理学
4
65
计算机学院
人工智能
080717T
工学
4
50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1、网络工程080903、信息安全080904)
0809
工学
4
140
经济管理学院
金融学
020301K
经济学
4
45
国际经济与贸易
020401
经济学
4
45
工程造价
120105
管理学
4
140
工商管理
120201K
管理学
4
140
市场营销
120202
管理学
4
100
会计学
120203K
管理学
4
120
物流工程
120602
管理学
4
140
会展经济与管理
120903
管理学
4
100
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类(土木工程081001、城市地下空间工程081005T)
0810
工学
4
90
建筑学
082801
工学
5
40
工程管理
120103
管理学
4
80
授工学学位
服装学院
服装设计与工程
081602
工学
4
85
服装与服饰设计
130505
艺术学
4
180
产品设计
130504
艺术学
4
120
表演(服装表演与营销)
130301
艺术学
4
60
艺术设计学院
动画
130310
艺术学
4
50
摄影
130404
艺术学
4
50
视觉传达设计
130502
艺术学
4
145
环境设计
130503
艺术学
4
145
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播电视学
050302
文学
4
45
网络与新媒体
050306T
文学
4
45
广播电视编导
130305
艺术学
4
120
播音与主持艺术
130309
艺术学
4
100
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法学
030101K
法学
4
36
知识产权
030102T
法学
4
38
社会工作
030302
法学
4
36
外国语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
050103
文学
4
50
英语
050201
文学
4
50
日语
050207
文学
4
30
理学院
数学类(含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070100
理学
4
70
应用物理学
070202
理学
4
3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080910T
工学
4
73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数据软件开发方向)
080902
工学
4
289
软件类
软件工程(网络软件开发方向)
080902
工学
4
73
软件类
软件工程(移动互联网方向)
080902
工学
4
146
软件类
软件工程(金融软件开发方向)
080902
工学
4
146
软件类
软件工程(互联网应用开发与优化方向)
080902
工学
4
73
软件类
国际教育学院
纺织工程
081601
工学
4
100
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合作
市场营销
120202
管理学
4
100
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合作
中原彼得堡航空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
080301
工学
4
70
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宇航仪器制造大学合作
软件工程
080902
工学
4
70
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宇航仪器制造大学合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080601
工学
4
70
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宇航仪器制造大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