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简介
院系设置
学科专业
奖励资助
考分查询
计划查询
招生章程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是由全国示范性高工专——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化工高等专科学校以及原国家轻工业部所属上海香料研究所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有着60余年办学历史的以工为主、特色鲜明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坚持以“应用技术”为本,强化内涵建设,走出了一条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之路。2007年,学校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良成绩;2010年10月,占地面积近1500亩的奉贤校区正式落成,学校主体搬迁至奉贤校区。近年来,学校的内涵建设和外延拓展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已连续八次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
办学条件与规模
学校现有奉贤校区和徐汇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共1102762.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25011.7平方米,徐汇校区位于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内,奉贤校区坐落于奉贤海湾地区。学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现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理学院、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轨道交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工程创新学院、马克思主义教育部、体育教育部、高等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9个二级学院(部)。学校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现有全日制学生15361人,其中本科生13911人,研究生1009人。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56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51.4万册,电子图书86.66万册,中外文网络数据库48个;拥有完善的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建成了“万兆主干、千兆汇聚、百兆桌面”的三层校园网络架构,提供视频课程点播570个。
学科专业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积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构建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确立了“建设高水平、应用型、以工为主、特色鲜明的多科性本科院校,成为培养卓越一线工程师的摇篮”的办学定位。学校现有工、理、管、经、文、法、农、艺8大学科门类,其中工学、理学、管理学三大主要学科覆盖了26个本科专业类。学校目前共设有48个本科专业,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以现代都市工业学科群为主体的应用技术研究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特色的学科群覆盖了上海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领域,形成了“上海市、市教委、学校”三级重点学科建设格局。学校设有国家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4个,市教委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上海市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及上海市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各1个。
人才培养
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卓越一线工程师,形成了“依托行业、服务企业,培养一线工程师为主的高端应用技术人才”的办学特色。学校在积累五十余年一线工程师培养经验的基础上,传承行业办学的优良传统,以适应现代国际大都市先进制造业、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坚持“崇尚实践、回归工程、成人成才”的教育理念;坚持“实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应用”的培养原则,坚持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参与课堂教学、参与毕业设计和论文指导的导向,将工程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还主动汲取德国、法国等国家工程师培养的经验和理念,以工程创新学院为试验区,积极探索和实践以卓越一线工程师培养为目标的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通过实施“工程对象教学”、“实验驱动教学”等教学模式,通过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学习方式,大大激发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8.26%,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各界普遍认可。
学校现拥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科专业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拥有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上海市级精品课程21门,上海市全英语教学示范课程4门;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7个;学生实践实习教育教学基地251个;近两届上海市教学成果奖14项,2014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师资队伍与建设
学校现有教职工1701名,其中专任教师1159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541名,其中正高级职称127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5.42%,其中博士学位521名,占教师总数的44.95%。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534名。学校积极开展“筑巢引凤”六大工程,在大力引进优秀师资的同时,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现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师资结构合理,已经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学与科研队伍,拥有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
科学研究与应用
近年来,学校着重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并结合自身发展的特色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确立了立足上海,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服务中小城市、中小企业的服务社会定位。为此,学校积极构建多学科融合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贡献率。五年来,学校先后与浙江省、安徽省、江苏省的多个市(县)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为300多家中小型企业开展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同时,学校还不断推进与行业协会、研究院所和大型企业的合作与联系,与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宝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谊(集团)公司、上海电气(集团)公司、上海石化公司、上海科学院、上海化工研究院、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等单位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共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创新支持,在区域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学校还以应用型、技术型科学研究为导向,从工程实际和技术开发中凝练出科学问题进行应用基础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部委攻关项目、科技部重大基础前期研究专项等国家项目107项,省部级项目197项。发表学术论文4314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263篇。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80项。学校科研经费从合校之初的300多万元,上升到2014年的1.24亿元。五年来,学校先后与企业签署了995项合作协议。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2项。肖作兵教授主持完成的“高品质香精制备与品质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201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还承担上海石化焦油综合利用、飞机汽车工业和大电气设备等高性能金属材料研制、宝钢的节能改造项目,积极参与国家战略和上海市重点项目的科技攻关,包括高铁和城市轨交的技术攻关项目等,产生了积极的社会经济效益,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从而反哺了本科教学,提高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学校坚持走国际化办学的道路,先后与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以及港澳台等二十多个国家(地区)的75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广泛的交流合作关系,现有市场营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4个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还积极推动教师互访和学生交流,近五年来,选派400余名教师赴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近800名学生出国交流。经教育部批准,学校自2007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目前来校学习的外国留学生数达到776人。同时,学校引进优秀外籍教师,并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校参与教学、科研工作。
���
院系设置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艺术与设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理学院、高等职业学院、轨道交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工程创新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
-
国家特色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班)
开设专业
复合材料工程 材料物理 土木工程(含交通土建、建筑工程方向)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土木工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铁道工程 土木工程(轨道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方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含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方向)(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数学与应用数学(含数理金融、统计与计算科学方向) 数学与应用数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含LED、光电检测技术方向) 电子信息工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轨道通号技术) 人工智能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控技术方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方向)(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班)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智能制造工程 车辆工程 软件工程(项目管理与开发方向)(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生物工程(含发酵工程、生物制药方向) 生物工程 应用化学(分析与监测方向) 应用化学 建筑学 风景园林 安全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工程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程管理(工业工程与生产管理)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化学工程与工艺 制药工程 环境工程 英语 德语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 化妆品技术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绘画 国际经济与贸易 会计学 市场营销 文化产业管理 工商管理 社会工作 劳动与社会保障 园林 园艺 生态学 交通工程(轨道工程) 机器人工程
我校认真执行国家和上海市相关学生资助规定,被本校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通过“绿色通道”申请入学,入学后可按规定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设立“远修无忧”专项计划,资助家庭困难的优秀学生海外留学。我校承诺:确保被本校录取的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
招生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考生类别:文科/首选历史理科/首选物理新高考
招生年份 录取批次 最低分 最低分位次 -
招生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年份:20242023202220212020201920182017考生类别:文科/首选历史理科/首选物理新高考
招生年份 专业名称 大学学制 批次 计划招生人数 学费 2024年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招生章程(秋季统一高考)
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考招生章程
(秋季统一高考)
一、院校全称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二、就读校址
奉贤校区地址:上海市奉贤区海泉路100号;徐汇校区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漕宝路120号。
艺术类本科专业就读徐汇校区,其他本科专业及少数民族预科就读奉贤校区。
三、层次
■ 本科
四、办学类型
■ 普通高等学校 ■ 公办高等学校
五、颁发学历证书的院校名称及证书种类
院校名称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证书种类
修学期满,符合毕业要求,颁发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本科毕业证书。
六、院校招生管理机构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是学校招生工作的决策机构,领导学校本科招生工作;招生办公室是学校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负责学校秋季统一招生的日常工作;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纪检监察机构是学校招生工作的监督机构。
七、招生计划分配的原则和办法
1、我校依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核准的年度招生规模,结合学校发展定位与办学条件,统筹考虑近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编制及使用情况,科学、合理地编制学校本年度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2、各招生专业无男女比例限制。
3、本年度我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高考改革省市选考科目要求等详见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招办)编印的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和计划相关文件。
八、预留计划数及使用办法
本科招生计划的1%用于调节各地上线生源不平衡。
九、专业教学培养
使用外语语种
英语专业高考外语考试语种为英语,德语专业高考外语考试语种为英语、德语,其它专业高考外语考试语种不限。入学后外语教学语种为英语,德语专业外语教学语种为德语。
十、身体健康状况要求
以教育部、原卫生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及有关补充规定为依据,考生须根据健康状况与专业限报要求填报专业志愿。若隐瞒病情病史,学校将按照本校学籍管理规定中有关退学与休学的规定执行。其中:材料物理、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绘画专业色盲不取;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色盲不宜;园林、园艺、生态学、风景园林、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应用化学、环境工程、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色盲、色弱不取;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化妆品技术与工程专业色盲、色弱、嗅觉迟钝不宜。
十一、录取规则
一、投档成绩
我校在专业录取时,以考生所在省级招办投档成绩为准,我校认可各省级招办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给予考生的全国性加分政策,不累计,最高不超过20分。
二、投档比例
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投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1.05之内;实行非平行志愿的批次投档比例按各省级招办要求执行;征集志愿,按缺额计划1:1投档,若生源仍不足,我校不降分录取。
三、录取原则
(一)普通类专业
1、招生改革省市上海、江苏、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广西、甘肃在院校专业组内实行分数优先原则,即按照高考文化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据专业志愿填报顺序录取到专业,各志愿间无级差。当考生所填的专业志愿无法满足时,如服从专业调剂,且符合专业录取条件,则在该专业组内进行调剂。其他改革省市浙江、山东、辽宁、重庆、河北、贵州六省实行专业平行志愿直接投档到学校专业,若符合专业录取条件,不会退档。
2.内蒙古自治区
实行“以投档分为排序成绩按招生计划数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录取规则。
3.其他省市
实行分数优先的录取原则,即按照高考文化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据考生专业志愿填报顺序录取,无级差分。在同一批次中,当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无法满足时,如服从专业调剂,且符合专业录取条件,则根据考生投档成绩调剂到未录满专业。
4.调剂规则
对于投档到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但未进入专业志愿的考生,如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需调剂考生的投档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可调剂专业按之前录取的最低分排序从高到低一次性调剂录取至满额。缺额专业录取最低分相同时依次参照缺额专业的录取平均分、最高分,调剂时同时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对于投档到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但未进入专业志愿的考生,如不服从专业调剂,则退档。
5.同分处理规则
当投档成绩相同时,根据各省市考试院的同分排位规则排序。若无排序,则文科[或首选科目为“历史”的专业(组)]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成绩排序,理科[或首选科目为“物理”的专业(组)]依次按数学、语文、外语成绩排序。其他不分文科、理科[或首选科目不限的专业(组)]的考生依次按数学、语文、外语成绩排序。
6.征集志愿
学校生源不足时,省级招办可在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通过征集志愿后投档,投档人数按不超过公布招生计划的缺额数100%;若生源仍不足,学校可将剩余的招生计划调配至生源充足的省市安排录取。
7.少数民族预科
按公布的招生计划1:1投档,实行分数优先的录取原则,当投档成绩相同时,根据各省市考试院的同分排位规则排序,如无考试院的同分排位规则,则依次按数学、语文、外语成绩排序。
(二)美术与设计学类
1.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要求:高考文化成绩须达到省级招办划定的美术与设计学类本科最低录取控制线,且外语单科成绩要求50分及以上。专业统考成绩须达到省级招办划定的本科合格线。
2.美术与设计学类总分: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和省级招办组织的美术与设计学类统考成绩,以各省级招办提供的折算总分为录取依据。
3.录取原则:分数优先原则,即按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依据专业志愿填报顺序择优录取。当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无法满足时,如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投档成绩调剂到未录满专业(调剂规则同“普通类专业”);如不服从专业调剂,则退档。
4.同分处理规则:根据考试院的同分排位规则排序,如无考试院的同分排位规则,则依次按专业统考、语文、外语成绩排序。
十二、收费标准
学费标准
文科类专业、少数民族预科每生每学年6500元,理工体类专业每生每学年7000元(沪发改价调(2023)21号);艺术类专业每生每学年13000元(沪发改价调(2023)21号);
中美合作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美合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新合作应用化学专业每生每学年最高不超过21000元;中加合作市场营销专业每生每学年最高不超过19500元(沪发改规范〔2018〕2号,沪发改规范(2023)4号)。
住宿费标准
每生每学年最高不超过1200元(沪教委财(2012)118号)。
十三、资助政策
我校认真执行国家和上海市相关学生资助规定,被本校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通过“绿色通道”申请入学,入学后可按规定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设立“远修无忧”专项计划,资助家庭困难的优秀学生海外留学。我校承诺:确保被本校录取的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十四、监督机制及举报电话
按照招生“阳光工程”的统一要求,我校秋季统一考试招生全程接受本校纪检监察机构监督。
举报电话:021-60873388
十五、网址及联系电话
学校官网:https://www.sit.edu.cn
招生办官网:https://adm.sit.edu.cn
日常咨询电话:021-64941403
志愿填报咨询热线:021-64948576、64948577(开通日期6月20日-7月10日)
十六、其他须知
1.我校2024年大类招生所含专业如下:
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智能制造工程专业
工商管理类:含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专业
大类招生的学生,第一学年末根据我校学籍管理规定《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学科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原则》,在该大类内进行专业分流。
2.预科招生的学生,预科阶段不分专业,第一学年末根据《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转入本科专业实施细则》,进行志愿填报和专业录取。
3.学生可以根据我校学籍管理有关规定,申请选择转专业学习(中外合作专业除外)。
4.经济与管理学院三、四年级教学地点将根据学校规划安排确定。
5.各省市招生录取情况可通过我校招生官网实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