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简介
院系设置
学科专业
奖励资助
考分查询
计划查询
招生章程
黄冈师范学院地处楚头吴尾、通江达海、与省会武汉作为同城化的人文重镇与全国宜居城市——湖北省黄冈市,是一所学科门类和专业设置均较齐全的湖北省省属多科性普通全日制本科高校,是拥有750万人口的黄冈市第一高等学府。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05年的“黄州府师范学堂”,历经“省立黄冈乡村师范学校”、“湖北省立黄冈师范学校”、“黄冈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变迁;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层次的“黄冈师范学院”;2011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独立开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14年1月,与原鄂东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资源整合。历经百余年耕耘,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多科性大学,涉及理、工、农、经、文、法、教、管、艺等九大学科门类,形成硕士研究生、本科、专科三种办学层次。学校由南区、北区、西区三个校区组成,现有校园面积1636.15亩,建筑面积61.26万平方米。学校面向全国27个省市招生,全日制在校学生16729人。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专任教师95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07人,博士、硕士677人。现有国家和省级各类荣誉专家30余人次。学校还聘请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重点高校的100余名知名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为兼职教授。
学校现设有18个教学学院,设置本科专业57个,专科专业13个。学校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稳步推进,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教育部定点教改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品牌专业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高等学校教学团队3个,省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我校学生在2011、2012、2013、2014年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中连续荣获一等奖、二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连续10年荣获国家奖(其中连续8年荣获国家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比赛、电子设计大赛、“CCTV杯”外语竞赛、“全国校园DV”摄影作品展等重要赛事中都取得优异成绩。
2006年开始,学校先后与长江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现已联合培养100多名博、硕士研究生。2011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的批准,学校作为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始独立招收与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培育学科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1个;生物资源研究所、不确定系统研究所等20个研究机构。
近年来,学校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项,参与国家“863”、“973”、国家科技攻关项目6项,主持教育部、文化部、国家体育总局项目40项,湖北省自科基金、社科基金项目73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含)奖励 15项,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60余项。近5年年均科研经费超过3022.542万元。
学校国际交流广泛。学校与美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有关高校与机构建立了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先后聘请了100多位外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派遣100余人赴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合作研究,200余人次赴国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50多位师生赴国外进行汉语教学。2010年,学校成立国际教育学院,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现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项,2011年起与日本吉备国际大学合办动画本科专业,2014年起与英国伍斯特大学合办学前教育本科专业。
学校毕业生始终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在90%以上,部分院系应届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达50%。在学校培养的历届毕业生中,一大批成为各条战线上的中坚和骨干: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黄冈中学前三任校长、黄冈所属十县市区80%以上的中学校长、副校长都是我校的毕业生。慕名而来的参观者感慨地说:“黄冈中学和黄冈的基础教育是个谜,谜底就在黄冈师范学院”。
近年来,我校获得“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高校农校对接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高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湖北省平安校园”、“湖北省园林式单位”、“湖北省高校绿化管理先进单位”等称号。
2014年,武冈城铁开通,把黄冈与武汉的时空距离缩短至28分钟,实现了黄冈与长三角高速轨道交通的无缝对接,与新丝绸之路的亲密牵手,黄冈与大武汉一起,同构水、陆、空一体交通大枢纽,同建中部产业、物流新兴大市场,同筑长江中游城市群,黄冈与武汉正式进入了拥抱同城新时代,为我校发展注入了新的时空元素。
当前,全校师生正按照第二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与“两转两改”的发展要求,坚持“文化引领、内涵提升、特色发展、改革转型、服务社会、依法依规”的发展思路,适应高等教育新常态,推进转型发展,深化综合改革,坚持依法治校,全面从严治党,为推进黄冈“双强双兴”战略、加快“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建设进程,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院系设置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院、文学院(苏东坡书院)、政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学院、传媒与影视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电信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物与农业资源学院、体育学院、音乐学院、黄梅戏学院、美术学院、计算机学院、机电与智能制造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李时珍中医药学院
-
国家特色专业
教育技术学(师范) 生物科学(师范) 汉语言文学(师范)
开设专业
网络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物理学(师范) 化学(师范) 制药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软件工程 土木工程 工程造价 学前教育(师范) 小学教育(师范) 地理科学(师范) 旅游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 美术学(师范)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动画 国际经济与贸易 工商管理 会计学 经济与金融 食品科学与工程 生物工程 植物科学与技术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信息与计算科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英语(师范) 日语 翻译 商务英语 汉语国际教育 广播电视学 广播电视编导 播音与主持艺术 音乐学(师范) 音乐表演 表演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政治学与行政学 法学 社会工作 历史学(师范) 体育教育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智能建造 物流管理 人工智能 机器人工程 中药学 飞行器制造工程
-
招生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考生类别:文科/首选历史理科/首选物理新高考
招生年份 录取批次 最低分 最低分位次 -
招生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年份:20242023202220212020201920182017考生类别:文科/首选历史理科/首选物理新高考
招生年份 专业名称 大学学制 批次 计划招生人数 学费 黄冈师范学院2024年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等有关文件精神,为更好地贯彻“依法治招”的要求,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规范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工作,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黄冈师范学院普通全日制本科招生工作, 考生类型包含普通类、体育类、艺术类及技能高考本科综合类等。
第三条 学校招生工作坚持“公开程序、公平竞争、公正选拔、择优录取”的原则。
第二章 学校基本情况
第四条 学校中文全称:黄冈师范学院,英文全称: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第五条 学校地处楚头吴尾、通江达海、与省会武汉同城化的人文重镇,全国宜居城市,“魅力中国城”——湖北省黄冈市,交通便捷,武冈城际铁路半小时内直达,京九、沪蓉等交通大动脉贯穿全境。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012亩。
第六条 学校办学性质为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主管部门为湖北省教育厅。学校拥有硕士研究生、本科两种办学层次。学校学科门类和专业设置较为齐全,涵盖理、工、农、经、文、史、法、教、管、艺、医等11大学科门类,开设本科专业70个。本科办学层次学制为四年。
第七条 学校2024年面向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具体招生信息见相关省(市、自治区)的招生公告。
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第八条 学校成立招生委员会统一领导招生工作,主要职责是:监督学校招生录取工作的实施;听取审议招生工作事宜;对招生计划编制、招考办法、录取标准、录取结果等招生工作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第九条 招生与就业处为学校招生专门机构,在招生委员会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学校普通本科招生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十条 学校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学校招生进行监督。
第四章 招生考试
第十一条 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所有考生均须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第十二条 艺术类、体育类考生必须参加所在省专业统考(联考),且专业统考(联考)成绩达到合格要求。
第十三条 技能高考本科综合类考生必须参加全省技能操作考试(技能高考技能考试),且技能操作考试成绩达到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
第五章 招生计划
第十四条 招生计划由湖北省教育厅下达,分省分专业计划安排由学校根据各省(市、自治区)考生数量和生源质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趋势、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去向、考生对我校各专业的认可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并通过各省(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学校招生简章、招生网站等向社会公布。
第十五条 在招生录取工作中,学校根据教育部和有关省份的相关规定及生源情况在相应省(市、自治区)适量调整招生计划。
第六章 录取规则
第十六条 学校执行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新生报到时,将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凡体检结果与高考体检结果严重不符者,将取消其入学资格。英语类专业(英语、翻译、商务英语)要求考生的外语考试语种为英语;其他专业考生不限外语应试语种,但学生入校后均以英语为公共外语安排教学。
第十七条 在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的选考科目必须符合所报专业提出的选考科目要求。
第十八条 确定进档考生的录取专业,按以下原则:
1.实行“专业(类)+院校”投档模式的高考改革省份,进档考生按所投专业(类)进行专业安排。
2.传统高考省份和实行“院校专业组”投档模式的省份,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安排专业。即所有进档考生分类(专业组)按投档成绩由高到低排序,优先满足考分高的考生的专业志愿,依次逐个录取。对具体考生,先看其第一志愿专业是否录满,若未录满,则录至该专业;若已录满,则看其第二专业志愿,如此类推。若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调剂到其他未录满的专业,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作退档处理。
第十九条 考生投档成绩相同时,优先录取同分排序靠前的考生。同分排序规则为:
1.传统高考省份。按照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提供的同分排序执行,若没有提供同分排序,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文综/理综中的最高分。
2.新高考改革省份。按照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提供的同分排序执行。
第二十条 在实行非平行志愿的省份,遵循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原则,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当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时,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
第二十一条 执行国家政策规定的加分或降分标准,认可各省(市、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高考加分项目,对往届生和加分投档的考生,录取时与其他考生同等对待。
第二十二条 艺术类专业录取办法:
学校认可各招生省份艺术类专业统(联)考成绩,报考学校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高考文化成绩和专业统(联)考成绩必须达到各省级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划定的最低控制分数线。
1.对实行平行志愿的省(市、自治区)按照该省(市、自治区)的投档规则执行录取。
2.在实行非平行志愿的省(市、自治区),学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当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所有专业按照综合分成绩排序,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在综合分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专业成绩高者;在综合分成绩和专业成绩都相同的情况下,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考试成绩高者优先录取。专业投档综合分=高考文化成绩总分+专业成绩总分×高考文化成绩满分÷专业成绩满分。
第二十三条 学校动画(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只录取填报该专业志愿的考生。
第二十四条 体育类专业录取办法:
学校认可各招生省份体育类专业统考成绩(专业素质测试),报考学校体育类专业的考生高考文化成绩和专业统考成绩必须达到各省级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划定的最低控制分数线;按照各省(市、自治区)的体育类专业投档规则执行录取。
第二十五条 技能高考本科综合类招生专业只录取填报该专业志愿的考生,录取后不得调换专业。
第七章 新生入学
第二十六条 新生应在录取通知书规定的时间内报到注册,因故不能按时入学的,应当向学校请假且请假期限不得超过两周。未经请假或者逾期不到的,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二十七条 新生收费标准按照教育部、湖北省教育厅和湖北省物价部门的相关文件执行,详情由各省(市、自治区)招生部门公布。
第二十八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录取新生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并对艺术类、体育类专业的新生进行专业复测,凡经复查、复测发现有不符合录取条件、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等违反规定的考生,学校将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九条 新生入学后,可按国家相关政策和学校规定申请转换专业。
第八章 奖、贷、助及其他
第三十条 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明珠学子奖助学金等。根据学生在校学业成绩和综合表现等进行评定,获得奖助学金的人数可达学生总人数的50%以上。
第三十一条 学生只要符合条件,手续齐全,均可申请办理助学贷款。因办理手续便捷,推荐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第三十二条 学校设有困难学生补助基金和勤工助学基金,对特困生提供专项补助,并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学校设有阳光助学基金、大学生创业基金、大学生科研基金等,符合条件者,均可申请获得资助。
第三十三条 学生入学后依据《黄冈师范学院学生手册》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三十四条 学生学业期满,成绩合格,颁发国家认可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学士学位证书。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 学校不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从事招生活动,考生及家长谨防受骗。
第三十六条 招生咨询部门为黄冈师范学院招生与就业处。学校通过黄冈师范学院官网(http://www.hgnu.edu.cn/)、学校招生信息网(http://zhaosheng.hgnu.edu.cn/)、黄冈师范学院招办微信公众号、招生公示栏等途径发布招生有关信息、公示录取结果等。
通讯地址:湖北省黄冈市开发区新港二路146号
电话:0713-8616617 8354766
微信公众号:黄冈师范学院招办
传真:0713-8616617 邮政编码:438000
网址:www.hgnu.edu.cn
第三十七条 本章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未尽事宜按照国家、各省(市、自治区)的普通本科招生有关政策规定执行,授权黄冈师范学院招生与就业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