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简介
院系设置
学科专业
奖励资助
考分查询
计划查询
招生章程
百色学院是2006年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本科高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38年成立的广西省立田西师范学校,历经百色师范学校、百色师专、百色地区师范学校、右江民族师专等阶段。80多年来,学校坚持在“老、少、边、山、穷、库”地区办学,凝练了“团结合作、艰苦奋斗、克难攻坚、磨砺成才”的“石磨精神”,走出一条艰苦创业的发展之路;秉承“志远行敏、德高业精”校训,为社会输送了近14万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专门人才,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防巩固作出巨大贡献。
学校升本以来,坚持以“百折不挠、奉献拼搏、团结务实、争先创新”的百色精神办学育人,科学谋划,艰苦创业,经过“明晰思路、寻求合作、创新模式”等探索改革阶段,实现了从专科教育为主向本科教育为主、从师范教育为主向产业服务型教育为主的“两个转型”,成为广西首批4个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是广西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是全国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奖”“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中华经典诵读试点单位”“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第一批国家级创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广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广西文明校园”“自治区和谐学校”“广西华文教育基地”“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广西绿色大学”“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等称号。
学校占地面积1833.22亩,拟建百东校区占地2512亩,现有建筑面积47.2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8亿元;实验室实训室296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07个,馆藏纸质图书130.58万册,电子图书198.8万册。学校现有教职工1688人,其中各类教师1302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322人,正高级职称教师76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58人,“双师型”教师410人。长期聘请多名外籍教师来校任教。近年来,1名教师荣获“自治区优秀教师”,179位教师获“市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8人获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骨干教师”,1人获得“广西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卓越人才”,3人获“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有9位教师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有12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育人”先进个人、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3人入选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3人入选广西“卓越学者”,1人被评为评为广西“莫振高式八桂好老师”,1人被评为“八桂名师“。学校设有21个二级学院,55个本科专业、25个专科(高职)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形成以人文社会类学科专业集群为基础,产业服务类学科专业集群为主导,多学科专业协同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学校面向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全日制学生23550人,招收来自泰国、老挝、柬埔寨、巴基斯坦、索马里、赞比亚等国家的留学生共58人。
现有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群3个,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7个,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1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0门,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自治区级协同育人平台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6个,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3个,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5个,广西高校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广西自治区级众创空间1个,广西创新人才培养基地3个,是广西教师教育重点研究基地。2008年以来,共获得自治区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1项,自治区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
2009年以来,共有5691人次学生获得2676项自治区级三等奖及以上等次学科竞赛奖,其中1816人次学生获得604项国家级奖(教务处核改)。484名学生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毕业生、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22个班级被授予自治区先进班集体。6名学生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7人次学生获得此项提名奖;266名团员、团干受到上级团组织表彰,学校各级团组织被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1个、“广西五四红旗团委”10个、“广西五四红旗总支部(团总支)”18个。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在全区平均就业率水平之上,学校连续四年荣获“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突出单位”。
升本以来,学校秉承学科专业一体、教学科研互动理念,有力地支撑和促进了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现有自治区级重点学科5个,自治区级一流学科(培育)建设项目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广西教育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1个,广西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1个,广西社科普及基地1个,广西工程研究中心1个,被确定为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研究基地。2005年以来,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27项;科研资助总经费4480多万元。全校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717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290多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近1170篇;出版专著、编著和教材130多部;共获得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60多项,其中省部级30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9项,优秀奖2项,获国家文化部评选的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1项)。
学校坚持走开放办学道路,注重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国际合作。近年来,先后与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桂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与百色市各个县(区)政府和252个区内外企事业及其他单位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其中与广州市劳动力市场服务中心签订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输送与合作协议;与德国1所大学、俄罗斯1所大学、美国2所大学、越南3所大学、马来西亚4所大学、泰国12所大学及4个府等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其中马来西亚英迪国际大学、马来西亚北方大学、泰国程逸皇家大学、泰国清迈皇家大学、泰国沙功那空皇家大学承认我校对应专业的学分。学校先后派遣620多名越南语、泰语、英语、旅游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工程管理、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学生到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相关大学交流学习、参加学科竞赛,先后派遣460多名汉语国际教育、泰语、英语专业学生到泰国中小学进行汉语教学实习,60多名教师、学生志愿者赴美国、泰国、菲律宾及蒙古开展汉语教学,10名教师赴美国与泰国访学、进修;90多名教师赴国外大学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泰国如诺大学、程逸皇家大学等多所高校先后派出师生到我校开展教学和学习活动;成立了“百色学院—马来西亚高校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基地”等中外合作教育基地或中心;先后组团参加9届东盟广西国际教育展;到美国、法国、德国、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高校进行教育考察交流。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等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百色学院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正在“植根百色,服务广西,面向全国,对接东盟,建设具有百色精神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
院系设置
信息工程学院、农业与食品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外国语学院、旅游与电子商务学院、数理科学与统计学院、体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
开设专业
体育教育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音乐学 音乐表演 舞蹈学 美术学 历史学 地理科学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工程管理 工程造价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汉语言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 土木工程 市场营销 财务管理 审计学 工商管理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 生物技术 化学工程与工艺 金属材料工程 材料化学 城市管理 泰语 越南语 英语 应用统计学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网络工程 物联网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环境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产品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电子商务 思想政治教育 新闻学 学前教育 小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物理学 化学 农业资源与环境 农林经济管理
为了确保每一个诚信而又勤奋的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学校开辟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绿色通道”,建立包括“奖、贷、助、补、减、免”多渠道的资助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克服困难,顺利完成学业。
���
-
招生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考生类别:文科/首选历史理科/首选物理新高考
招生年份 录取批次 最低分 最低分位次 -
招生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年份:20242023202220212020201920182017考生类别:文科/首选历史理科/首选物理新高考
招生年份 专业名称 大学学制 批次 计划招生人数 学费 百色学院2024年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实施“阳光招生”,进一步规范招生录取工作,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维护考生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及《教育部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24〕2号)等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中文全称是百色学院,英文名为Baise University,国标代码为10609。
学校注册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区中山二路21号(邮政编码:533000),分东合校区和澄碧校区。
学校网址:http://www.bsuc.edu.cn
第三条 学校始创于1938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上级主管部门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学校面向广西及全国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
学校办学层次为:本科。
第四条 凡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录取具有百色学院正式学籍的学生,符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要求,经考核合格,达到毕业要求的,准予毕业并颁发全国承认的百色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证书;对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本科毕业生,授予百色学院学士学位并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证书。
第五条 本章程适用于百色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预科的招生工作。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六条 学校成立由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贯彻执行教育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的有关招生政策,研究制定学校招生规定、招生章程、实施细则等,领导招生工作和协调处理招生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七条 教务处是学校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学校普通本科招生日常事务。
通讯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区中山二路21号邮编:533000
联系电话/传真:0776-2848059、2850582(兼传真)
电子信箱:zs@***
招生网址:http://zs.bsuc.edu.cn
第八条 学校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招生工作进行全程监督,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
通讯地址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区中山二路21号邮编:533000,电子信箱:jjjcs@***。
第三章 招生计划
第九条 学校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内,统筹考虑投放计划招生省份的生源数量、生源质量、人才需求、毕业生就业等因素,结合自身办学条件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第十条 经教育部核准下达的分省分专业计划,学校按照规定时间报送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并通过其官方招生刊物、学校网站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公布。
第十一条 学校实行专业招生计划动态平衡机制。对于社会需求量大且生源好的专业,可适当增加招生计划;对基础学科或就业形势好但报考人数少的专业,可采取一定措施予以扶持;对个别社会需求量小、报考人数少的专业,学校可适当调整其招生计划,采取减招、隔年招生或停招的办法。
第四章 考试与考核
第十二条 学校面向全国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艺术特长生,认可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的考试成绩。符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试要求的考生须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
第十三条 学校面向全国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体育特长生,不单独组织体育类专业考试,认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的体育类专业考试成绩。符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试要求的考生须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
第五章 录取规则
第十四条 学校的录取原则是: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遵循志愿,择优录取。
第十五条学校执行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关于志愿投档模式的有关规定,按照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投档比例调阅考生档案。
第十六条学校采用“分数优先”录取原则。按照调档范围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同时根据考生专业志愿和专业相关科目成绩确定录取专业。各专业志愿不设置级差。对于进档考生(体育类、艺术类专业除外)根据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照其专业志愿顺序进行录取;若投档成绩相同时,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确定的同分排序结果进行录取;若无同分排序,则按总分(总成绩+照顾分)—总成绩(高考各科成绩之和)—语文科成绩—数学科成绩—外语科成绩(不含口试成绩)—首选科目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的比较排序,优先录取排序靠前的考生。
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在全部有专业志愿考生录取分档完毕后,再将所有未录取且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按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调剂到其他尚未录满的专业,不服从调剂的,作退档处理。
第十七条 学校认可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有关加分或降分的规定。
第十八条 学校仅以英语作为公共基础外语安排教学,非英语语种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须慎重。
第十九条 学校无男女生招生比例限制。
第二十条 学校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 特殊类型招生的录取原则
(一)艺术类专业的录取原则
艺术类专业录取,专业成绩、文化成绩均超过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录取;若专业成绩相同则按文化成绩从高到低录取;若专业成绩、文化成绩均相同,则依次按语文科成绩—数学科成绩—外语科成绩(不含口试成绩)—首选科目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比较排序,优先录取排序靠前的考生,音乐表演专业(器乐方向)、音乐学专业(器乐方向)仅招收演奏钢琴、二胡、竹笛、古筝的考生。
(二)体育类专业的录取原则
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录取,按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关于体育类专业的投档规定,对体育高考成绩和文化成绩均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类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进档考生,参照考生志愿,按综合分〔综合分=体育高考分×55%+文化分(含加分)×45%〕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综合分相同的,按体育高考分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体育高考分和文化分(含加分)相同的,则依次按语文科成绩—数学科成绩——外语科成绩(不含口试成绩)—首选科目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比较排序,优先录取排序靠前的考生。
(三)其他专项计划的录取原则
民族预科生、本科对口中职招生、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计划、精准脱贫专项计划、民族班等计划的录取原则,按国家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文件规定,参照本章程相关条款执行。
第六章 收费标准
第二十二条 学费、住宿费等收费标准依据上级部门批复最新标准执行,详情可参阅我校收费公示信息(https://cwc.bsuc.edu.cn/),全日制本科专业实行学分制收费,学生入学时须按照规定的标准预缴学费,毕业(离校)时根据学生实际修读情况结算学费。
一、预缴学费标准为:
(一)农学类专业:3800元/生.学年;
(二)文、史、法、教育学类专业:4200元/生.学年;
(三)理、工、管理、经济学类专业:4600元/生.学年;
(四)艺术学类专业:12000元/生.学年;
(五)预科:4100元/生.学年;
二、住宿费标准为:
(一)东合校区学生宿舍(8-12人间):600-1000元/生.床.年;
(二)澄碧校区学生公寓楼(8人间):1150元/生.床.年;
住宿费按照实际住宿楼栋及房型标准收费,最终收费标准按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核准的最新收费标准执行。
学生在校期间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项目遵循自愿和非营利原则,依据《广西公办学校教育收费项目清单》内容及标准执收,主要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
三、服务性收费:
(一)计算机上机服务费1.5元/人.小时;
(二)使用语音室服务费2元/人.小时;
(三)使用琴房服务费3元/人.小时;
(四)遗失补领借书证5元/证;
(五)查阅档案资料证明费5元/次;
(六)校园一卡通工本费20元/卡;
(七)补办学生证工本费10元/证;
四、代收费:
体检费100元/人(2023学年招标单价,仅供参考,按实际收取)。
其他收费项目及标准详情可参阅我校收费公示信息。
第七章 资助体系
第二十三条 为了确保每一个诚信而又勤奋的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学校开辟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绿色通道”,建立包括“奖、贷、助、补、减、免”多渠道的资助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克服困难,顺利完成学业。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将在3个月内进行全面复查。经复查不合格者,学校将视不同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弄虚作假者,一律取消其入学资格。
第二十五条 学校不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进行招生录取工作,不收取国家规定之外的任何费用。对以学校名义进行非法招生宣传等活动的中介机构或个人,学校保留依法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第二十六条 本章程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章程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学校以往有关招生工作的文件、规定,凡与本章程有相悖之处,以本章程为准。本章程若有与国家有关政策不一致的,以国家有关政策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