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简介
院系设置
学科专业
奖励资助
考分查询
计划查询
招生章程
吉林医药学院始建于1952年,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共为军队和地方培养了3万余名医务人才,被誉为“白衣战士的摇篮”。2004年8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学校由军队整体移交吉林省,成为省属公办高等学校,是吉林省惟一独立设置的西医本科院校。2013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校坐落在美丽的“北国江城”—吉林市,学校是国家绿化模范单位、吉林省园林式单位。校区位于吉林市吉林大街5号,校本部占地面积52.6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4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8.60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315.51万元。馆藏纸质图书8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3个;文体活动中心建筑面积0.50万平方米;体育运动场占地面积5.16万平方米;校园主干网为千兆带宽。
机构设置:
学校现有14个党政机关;9个教学单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检验学院、口腔影像系、军事体育教学部);4个直属单位(图书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信息中心、直属医院);1所直属附属医院和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各类实践教学基地118家。
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518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370人,高级职称22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省拔尖创新人才3人(第一层次人选1人),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1人,省高校首批学科领军型教授1人,省教学名师4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师德先进个人3人,省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1人。
学科专业:
学校1992年起招收本科生,现开设16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以医学专业为主,涵盖医、理、工、管4个学科门类。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建设单位2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6门。省高校“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立项建设学科2个,重点立项培育一级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平台14个,包括驻吉林市高校首个“院士工作站”,吉林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1个,吉林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平台3个,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平台9个。近年来,获省教学成果奖8项,省教育技术成果奖32项。学校为临床医学(生殖医学)本科规划教材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省解剖学会、省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单位、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单位,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单位。
人才培养: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246人,其中本科生7736人。学校服务面向基层卫生单位,努力契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了大批医疗服务、药品生产、销售和卫生管理的一线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83%以上,居省内高校前列。1996年起,学校与白求恩医科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999年起作为第四军医大学的分院独立开展研究生教育,拥有二级学科授权点12个。现与吉林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延边大学、吉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受聘博、硕导师34人。
合作交流:
学校现有客座教授29人,外籍教师3人。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印度、菲律宾和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的高校、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同香港Maryknoll医院合作开展1+5境外育才项目,目前已成功运行10期。移交以来,学校接待境外来访团组20多个,60余人次。派出境外访问团组34个,100余人次;每年选派优秀教师出国交流学习,已有39人相继赴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地学习。
科学研究:
学校科研基础扎实。2011年以来,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新药创制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省级项目184项;省级及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984篇,SCI、EI、ISTP收录136篇;获省科技进步奖14项、市级科技进步奖35项;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37项;国家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坚持以科研促教学,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设立大学生科研基金和创新创业项目,每年遴选,专款资助。
服务社会:
学校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吉林省村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单位、吉林市卫生技术人才培训基地。临床技能中心是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吉林地区考点、社区医生培训基地。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红十字模范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连续5年获吉林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优秀组织奖。
医疗实力:
附属465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园林式医院,医院占地7.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医疗用房5.8万平方米,资产总额3.1亿元,大中型医疗设备800余台(件)件。妇产科学、口腔科为吉林省重点专科,腔镜治疗科、疼痛科为吉林市重点建设专科,血液透析科为吉林市特色专科。拥有吉林地区规模最大的血液透析中心。现为吉林市区域医疗中心和多地定点医疗单位。
校园文化:
学校紧紧围绕培育“爱心、恒心、责任心”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谐文化育‘三心’”成果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依托大学生素质教育网站,引导学生学党史国史,学人文知识,学艺术欣赏,提高综合素养。“羽翼园——构建大学生素质教育网络体系”“核心价值体系铸魂,知行统一文化育人”“‘燕帽——烛光——使命’——吉林医药学院开展授‘护士帽’系列文化教育活动”获吉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62年风雨兼程,62年拼搏攀登,学校始终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国家军队和地方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展望未来,全校人员将继续以“传承‘军魂’、医德为先”为引领,大力弘扬“忠诚敬业”的“白衣战士精神”,谨记“博学厚德,扶伤济世”的校训,按照“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提高水平、创建名校”总体办学思路,以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信得过,干得好”的高素质医务人才为目标,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向建设有特色、高水平教学型本科院校迈进,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贡献吉医力量。
院系设置
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药学院、检验学院、护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健康管理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外语教研部、体育教研部
-
国家特色专业
临床医学
开设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食品质量与安全 药物制剂 药学 护理学 医学影像学 预防医学 生物医学工程 医学影像技术 康复治疗学 生物制药 生物技术 卫生检验与检疫 医学检验技术 健康服务与管理 医学信息工程 应用心理学(医学心理学) 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 口腔医学技术
目前,国家在高等教育本专科阶段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教育资助、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入学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向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用于解决学费和住宿费。入学时,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如暂时筹集不齐学费和住宿费,可在报到期间,通过高校开设的“绿色通道”先办理入学手续。入学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向学校提出申请,由高校资助部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困难认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
招生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考生类别:文科/首选历史理科/首选物理新高考
招生年份 录取批次 最低分 最低分位次 -
招生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年份:20242023202220212020201920182017考生类别:文科/首选历史理科/首选物理新高考
招生年份 专业名称 大学学制 批次 计划招生人数 学费 吉林医药学院2024年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校今年招生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教育部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我校今年普通高等教育的本科、专科层次招生工作。
第三条 学校全称:吉林医药学院
办学类型:公办普通本科学校
层次:本科
第四条 吉林医药学院高新校区: 吉林省吉林市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街道日升社区吉林大街5号
第二章 收费标准
第五条 学费收取标准
序号
层次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学费标准(元/生•年)
1
本科
071002
生物技术
5500
2
本科
071102
应用心理学
5500
3
本科
080711
医学信息工程
5400
4
本科
082601
生物医学工程
5940
5
本科
082702
食品质量与安全
5400
6
本科
083002
生物制药
5400
7
本科
083002H
生物制药(中外合作办学)
20000
8
本科
100201
临床医学
6160
9
本科
100203
医学影像学
5600
10
本科
100401
预防医学
6160
11
本科
100402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6160
12
本科
100701
药学
6160
13
本科
100702
药物制剂
6160
14
本科
100801
中药学
5600
15
本科
101001
医学检验技术
6160
16
本科
101003
医学影像技术
5600
17
本科
101005
康复治疗学
5600
18
本科
101006
口腔医学技术
5600
19
本科
101007
卫生检验与检疫
5600
20
本科
101101
护理学
6160
21
本科
1201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4800
22
本科
120202
市场营销
4800
23
本科
120401
公共事业管理
5280
24
本科
120410
健康服务与管理
4800
25
专科
520101
临床医学
4300
26
专科
520102
口腔医学
4300
27
专科
520201
护理
4300
28
专科
520301
药学
4300
29
专科
520501
医学检验技术
4300
30
专科
520502
医学影像技术
4300
第三章 学历证书颁发
第六条 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教学内容,成绩合格,符合毕业条件,本科毕业生由吉林医药学院颁发国家规定的本科毕业证书,专科毕业生由吉林医药学院颁发国家规定的专科毕业证书。
第四章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及有关程序
第七条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政策主要内容
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勤工助学和“绿色通道”等内容。
此外,我校还设立了优秀学生奖学金,困难学生学费减免、勤工助学、少数民族资助金和临时困难补助等资助项目。
第八条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相关程序
考入我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入学前可向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入学后,学生可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家庭经济困难认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第五章 录取说明
第九条 专业培养对外语的要求
各专业统考外语语种不限。我校各专业公共外语课为英语,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填报。
第十条 批准的招收男女生比例的要求
各专业男女不限。
第十一条 经批准的身体及健康状况要求
按照教育部等部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的通知及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录取规则
1.录取全部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不委托任何单位和个人做招生“中介”。
2.调档比例: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具体比例视生源情况和生源省份投档比例要求而定。
3.院校志愿:按顺序志愿投档的省(区、市),首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当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按未录满的专业计划补缺录取其他志愿考生。按平行志愿投档的省(区、市),首先录取先投档的考生,按未录满的专业计划补缺录取后投档的考生。
4.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实行“专业清”办法,即以专业志愿优先为前提,根据考生专业志愿,按照投档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5.享受增加分数和降分投档照顾政策的考生,按考生所在的省(区、市)的有关规定,在录取时以享受照顾的成绩录取。
6.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按照学校公布的选考科目要求,执行所在省份公布的方案和有关办法。
7.同等条件下,依次参考考生的语文、数学、外语、综合成绩或选考科目中单科最高成绩、选考科目中单科次高成绩或首选科目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成绩高者优先录取。
8.专业调剂: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未被录取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投档成绩由高分到低分调剂到招生计划有空额并符合录取要求的专业录取,所有专业调剂考生的优先级均低于有专业志愿的考生。
9.生物制药(中外合作办学)只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不接受专业调剂。该专业是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与韩国建阳大学合作举办的本科教育项目。
第十三条 联系方式
学校网址:http://www.jlmu.cn
通讯地址:吉林省吉林市吉林大街5号(邮编:132013)
联系电话:0432-64560120
联系人:吉林医药学院招生就业处
第十四条 本章程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招生政策执行,此章程由吉林医药学院负责解释。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