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简介
院系设置
学科专业
奖励资助
考分查询
计划查询
招生章程
铜仁学院位于贵州省著名旅游胜地铜仁市。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20年美国基督教会创办的明德中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整合铜仁市林业、教育等办学资源,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全日制本科院校,2010年获得贵州省高等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资格,2013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4年加入教育部指导的地方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2015年跻身贵州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高校行列。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现代应用型大学”的办学指导思想,坚守“明德、致用”的核心价值理念,坚定走“地方性、服务型、特色化、开放态”的转型发展道路,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专业基础坚实、实践能力较强、人格品质健全、富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贵州省乃至武陵山区办学水平突出、办学特色鲜明的教学服务型大学。
近年来,学校按照“上水平,出特色”的总体要求,发扬“苦心励志、追求卓越”的铜仁学院精神,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发展思路,积极培育“依托武陵、突出应用、服务发展”的办学特色,着力实施内涵提升“十大行动计划”,构建了夯实内部治理能力建设和大学文化建设两大支撑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显著提高,服务社会能力与日俱增。
学校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实验实训中心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馆藏纸质图书92万册,电子图书283.3万册。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2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93人、硕士学位268人;教授(含二级、三级教授)82人,副教授233人,“双师双能型”教师227人。有省高校创新团队6个,省高校学术带头人2人,省内外高校专兼职博士生、硕士生导师37人。有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贵州省核心专家、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1人。入选全省智库学者、省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市管专家41人。
学校现有43个本科专业,涵盖十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林学、教育学、理学、工学为主要学科门类,以梵净山林业生态、锰钾汞高效利用和治理、梵净山文化生态、区域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四大特色学科群为重点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集群体系,紧密对接地方产业链-创新链,全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有省级重点学科3个、重点支持学科3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特色实验室2个。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立项35项,获省级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11项,2015年获省级社科出版教材52部。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8517人,毕业生就业率平均94.6%,居全省高校前列。2014年获批国家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单位,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创新创业等活动中获国家级奖励及立项71项。师生多次承担地方各类大型文艺活动的组织、策划、主创、演艺等任务,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6年起,开始与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培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学校建有全国人文社科基地、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程技术中心、特色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基地、科技创新团队等科研创新平台38个。建有武陵民族文化研究院、梵净山研究院、区域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研究院及所属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18个,合作共建乌江农林经济特色学院1个。2015年荣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排名全省第五、地方高校第一。近五年,承担国家级课题19项,省部级课题183项、委托课题近200项,获得专利86项,出版专著83部,获得科研经费5466.5万元,2015年科研经费超1500万元。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发展思路,与美国南方大学密西西比学院、杰克逊州立大学、西来大学、泰国斯巴顿大学、苏兰拉里理工大学、正大管理学院、东方大学、天素谛大学、印度尼西亚玛琅穆哈默迪亚大学、老挝琅南塔省教育厅、台湾玄奘大学、大叶大学、台北城市科技大学、建国科技大学、朝阳科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大学、大连民族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50余所国(境)内外大学和教育机构实施多元化合作交流。2013年至今,我校招收有72名东盟留学生,开始了国际化办学的尝试。近两年,选派近200名学生赴美国、印度尼西亚和台湾地区高校研修学习。2015年12月正式组建国际教育学院。学校与各市县政府以及大龙经济开发区、大兴高新技术园区、灯塔工业园区、铜仁市食品药品监督局、铜仁市水务局、铜仁市统计局、梵净山管理局、中国移动公司、中国电信公司、东太集团、威顿化工、红星锰业、金丰锰业、农夫山泉、梵净山经济植物基地等200余家行业、企业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形成了“校政企协同、产学研一体”的新型利益共同体。
学校特别注重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组建各类学生社团60个,其中省级优秀社团7个,形成了校园文化月活动、大学生社团文化节、一系一品牌、廉政文化进校园等文化特色。涌现出荣获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和中国五四青年奖章的学生张蕾、荣获国家红十字会“爱心大使”和贵州省“感动校园十大人物”称号的教师李怡净等一大批优秀师生。2012年,学校荣获贵州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优秀等次。
经过九年的本科建设,学校进一步坚定了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方向,明确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教学中心不断凸显,办学活力得以增强,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学校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广大师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并朝着全面建成武陵大学这一新的发展目标努力奋斗!
院系设置
铜仁学院设有11个二级学院。分别为文化与传媒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院、国际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大数据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大健康学院、艺术学院。
-
开设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农村区域发展 历史学 物理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英语 汉语言文学 学前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小学教育 特殊教育 护理学 体育教育 网络与新媒体 秘书学 统计学 信息工程 地理科学 制药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林学 水产养殖学 园林 音乐学 美术学 视觉传达设计 食品科学与工程 旅游管理 商务英语 金融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土木工程
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专业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等,并开展有特困生勤、贷、减、免、补等资助工作。
-
招生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考生类别:文科/首选历史理科/首选物理新高考
招生年份 录取批次 最低分 最低分位次 -
招生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年份:20242023202220212020201920182017考生类别:文科/首选历史理科/首选物理新高考
招生年份 专业名称 大学学制 批次 计划招生人数 学费 铜仁学院2024年本科招生章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教育部、贵州省教育厅有关规定和《铜仁学院章程》,严格落实“依法治招”要求,推进招生“阳光工程”,规范学校招生行为,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学校概况
学校全称:铜仁学院
办学性质:公办
学校代码:4152010665
办学层次: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
办学类型:普通高等教育
学习形式:普通全日制
学校地址: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川硐教育园区启航路238号
第二条 学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通过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考核或者修满相应学分,准予毕业,发给国家承认学历的、经教育部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的铜仁学院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学士学位。
第三条 学校招生工作将全面贯彻教育部、相关省(直辖市、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四条 铜仁学院成立招生工作委员会,负责制定招生工作政策和领导学校的招生与录取工作。设招生与录取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招生工作委员会的授权,负责制定招生章程、编制招生计划、确定录取标准、审核录取结果等本科招生具体事项。
第五条 招生与就业指导处作为学校的常设工作机构,负责学校本科招生与录取的日常工作。
第六条 学校纪委(监察专员办)负责监督本科招生各项政策和规定的实施。
第三章 招生计划
第七条 学校按照国家有关招生政策,考虑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生源质量、人才需求、毕业生就业等情况,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合理编制招生计划。招生计划经教育部审批后,由贵州省教育厅下达,相关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招生专业(类)及招生计划、录取批次以相关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具体招生计划和专业可在相关省招生专业目录或登录我校招生网站查询。
第四章 报考条件
第八条 凡通过生源地省级招生考试主管部门报名资格审查的考生,均可报考。
第九条 考生身体健康要求:考生在报考本校时应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并按照国家教育部、中国残联《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要求,慎重填报专业志愿。对不符合报考条件者,一经查实将取消其录取资格。
第十条 美术类专业要求考生无色盲、色弱。体育类专业要求考生无肢体畸形,男性身高168厘米及以上,女性身高158厘米及以上。旅游管理专业要求考生五官端正,口齿清晰,无明显疤痕,无残疾。护理学专业要求考生五官端正,男性身高165厘米及以上,女性身高155厘米及以上。
第五章 录取原则
第十一条 各专业录取无男女比例限制。
第十二条 根据专业培养要求,英语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其余专业不限制外语语种,高考外语语种为日语的考生进校后可选择日语作为公共外语,其他语种考生入校后均以英语为公共外语安排教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部分课程采取英文教学。
第十三条 学校执行国家和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加、降分政策,按照加、降分以后形成的投档成绩进行录取和安排专业。
第十四条 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考生的选考科目应与当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布的我校专业选考要求相符合。
第十五条 普通类专业录取原则
(一)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采取“分数优先”原则,按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二)在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录取中,考生的投档成绩相同时,优先录取去除政策加分后文化总分高的考生,若总分仍然相同时,按考生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成绩的总分从高到低排序;若再遇相同分数,则依次按语文、数学单科成绩顺序进行排序。
(三)中外合作办学。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是铜仁学院与意大利马尔凯理工大学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本项目为“4+0”模式。具体招生代码、招生计划以相关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填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考生只能在同批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之间进行调剂,未填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考生不能调剂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录取的学生不得转入其它专业学习。毕业及学位授予要求参照本章程第二条执行。
第十六条 艺术类专业录取原则
学校采用相关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组织的艺术类统考专业成绩作为艺术类专业考生的专业成绩。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须体检合格、专业成绩及文化成绩达到该省(自治区、直辖市)控制分数线。在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按考生的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投档成绩相同时依次比较专业成绩、文化成绩,相关科目成绩仍相同,则依次按语文、数学单科成绩高低顺序进行排序。
第十七条 体育类专业录取原则
报考体育类专业的考生须体检合格、专业成绩及文化成绩分别达到该省(自治区、直辖市)控制分数线,在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按考生的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投档成绩相同时依次比较专业成绩、文化成绩,相关科目成绩仍相同,则依次按语文、数学单科成绩高低顺序进行排序。
第十八条 特殊类型专业招生录取
(一)少数民族民汉双语班。我校少数民族民汉双语班必须是参加贵州省世居少数民族语言测试并达到合格的少数民族考生方可报考,再按照进档考生按照“分数优先”(分数以投档成绩为准)的原则进行录取。
(二)少数民族预科班。仅招收省内少数民族考生,少数民族预科班为一年制预科,就读地点在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独山校区(贵州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完成一年预科学习,考试合格后,按照我校相关规定升转到我校相应专业进入本科阶段学习。
第十九条 为确保生源结构和质量,经贵州省教育厅和招生考试院同意,学校可根据生源情况和各专业录取实际,对各招生专业计划进行适当调整。
第六章 入学及复查复测
第二十条 学校建立校长作为高校法人代表签发或授权签发录取通知书制度。凡被我校录取的新生,我校发放由铜仁学院校长签发具印的录取通知书。新生凭录取通知书在规定时间内报到入学。
第二十一条 根据国家及贵州省的有关文件规定,学生入学须交纳学费、住宿费、书本费。新生入学三个月后取得学籍,在此期间,学校将对其进行资格审查,对弄虚作假、冒名顶替、违规入学者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视其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艺术类、体育类等特殊类型录取的新生还须参加专业复测,复测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七章 收费标准及学生资助
第二十二条 学校严格依照贵州省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学费、住宿费等收费项目及标准执行。
第二十三条 按照国家就业政策,学校为毕业生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服务,切实为毕业生做好就业推荐工作。
第二十四条 学校建立“奖、勤、助、补、减、贷”六位一体的保障型资助与发展型资助相结合的联动助学体系。根据国家及省市相关政策,我校资助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服兵役学生国家教育资助、贵州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学生资助、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绿色通道、专业奖学金、社会资助等。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铜仁学院招生网提供我校招生计划、招生政策、学费标准和录取规则等招生信息查询。相关省(直辖市、自治区)录取工作结束后,我校将及时在铜仁学院本科招生网上公布录取结果。
第二十六条 联系方式
学校网址:https://www.gztrc.edu.cn/
招生网址:https://www.gztrc.edu.cn/zswq/
邮政编码:554300
招生与就业指导处联系电话:0856—5232273
电子邮箱:trxyzjc@163.com
微信公众号:铜仁学院微校园(trxywxy)
微信小程序:铜仁学院本科招生平台
纪委(监察专员办)电话:0856-5221721
第二十七条 我校不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进行招生录取工作,不收取国家规定外的任何费用。任何以“铜仁学院”名义进行非法招生宣传等活动的中介机构或个人,学校保留依法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第二十八条 本章程通过我校招生网向社会发布,对于各种媒体节选公布的章程内容,如理解有误,以我校公布的完整的招生章程为准。
第二十九条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生效并施行。若与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有关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有关政策规定为准。
第三十条 本章程由铜仁学院招生与就业指导处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