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简介
院系设置
学科专业
奖励资助
考分查询
计划查询
招生章程
西安培华学院是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西部首家、面向全国招生的民办本科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前身可追溯到1928年由陕西女子职业教育促进会筹办、陕西省教育厅批准设立的“西安第一女子平民职业学校”,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七迁其址,九易其名”。1984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委备案,由著名教育家姜维之先生在恢复原培华女子职业学校的基础上,恢复成立了新中国首家专门招收女性学生,开展女性教育的普通高校“西安培华女子大学”。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学校,并更名为西安培华学院,2007年成为西部首家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民办高校。2011年以来,学校在陕西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先后与西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签署对口帮扶协议,实现资源互补,在研究生培养、学术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上积极开展广泛合作。2014年,学校获批为“陕西省应用技术型院校转型发展试点院校”。
学校现有高新、长安、郭杜三个校区,建有校内实习实训基地123个(221个分室),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96个,馆藏纸质图书140余万册,电子图书120万册。学校着力加强校企合作、政校合作、校校合作建设,目前学校与47家知名企事业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学校设有女子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传媒学院、人文学院、会计学院、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中兴电信学院、医学院、人居环境与工程学院、盘古创新创业学院、机电信息学院、开放教育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开设有本、专科专业60余个,形成了经、管、文、法、工、医、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近年来,学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优秀教材4部,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9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项目12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省级民办高校重点扶持专业建设项目4个,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项。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办学理念,秉承“自强不息、开拓前进”的校训,遵循“校誉至上、质量第一”的治校方针,学校先后荣获中国十强民办高校、陕西诚信民办高校、陕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文明校园、中国最具社会责任单位等荣誉称号。
校训:
办学理念:以人为本 以德为先
培华精神:科学 民主 自由 公平 创新
学校的发展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
○ 西部首家民办本科普通高校
○ 西部首家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民办高校
○ 西部首家纳入二本招生的民办高校
○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 中国十强民办高校
○ 第三届黄炎培优秀学校奖
○ 中国最具社会责任单位
○ 全国爱心工程示范基地
○ 中国社会影响力民办高校
○ 全国青少年素质教育示范学校
○ 中国爱心大使单位
○ 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
○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民办教育名校
○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民办教育成功典范
○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十大就业质量示范院校
○ 中国红十字会“抗震救灾先进集体”
○ 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
○ 陕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 陕西省平安校园
○ 陕西省文明校园
○ 陕西诚信民办高校
○ 陕西省教育系统稳定安全工作先进单位
○ 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 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先进集体
○ 陕西省社会实践示范学校
○ 陕西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 园林式单位
������
院系设置
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
西安培华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成立于2018年6月,是由原人文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合并组成的以人文社科类专业为主的二级学院。学院开设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英语、日语、学前教育五个本科专业。学院紧密关注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OBE教学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文科人才作为各专业的培养目标。
学院拥有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英语专业),校级“一流专业”1个(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专业1个(学前教育专业)。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是西北地区同类院校中首批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也是学校办学历史较长的专业。
学院拥有一支师德师风优良、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学院学生管理队伍队伍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
学院充分发挥各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近年来,学院教师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3项,其他省部级项目4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各类学术论文和教改论文5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56篇,出版著作41部;获省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6项。
学院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积极推进教学改革,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1项;教师在省级、国家级教学比赛中获奖38项,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司育人项目1项。
学院非常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拥有嘉祥第三幼儿园、嘉祥第五幼儿园以及嘉祥宝娃托育园三家附属幼儿园,目前在陕西师范大学幼儿园、西安市长安区杜曲街道中心学校、西安市鄂邑区人民路小学等57家单位建立了校外实践和校企合作基地,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中获批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8项,在“互联网+”大赛中获得省级银奖1项,铜奖1项,“挑战杯”陕汽集团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赛)1项,学生在省级以上教学比赛中获奖158项。
学院拥有应用型文科专业虚拟仿真实训教学中心、幼儿园模拟教育活动实训室、学前儿童保育实训室、电钢实训室、英语专业微格教室、学前儿童艺术活动实训室等27间各类实习实训室。
学院先后获得陕西省“师德先进集体”、陕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五一巾帼标兵岗”,曾在建校90周年校庆工作中获得“先进集体”荣誉。2021年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委会颁发的“支持单位”荣誉称号。学院连续十余年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优秀组织单位”的殊荣。学院团委入选“全省高校团建标杆院系”培育单位,多次获得学校“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在西安培华学院“姜维之班”创建中学院荣获了“姜维之班”创建优秀组织奖。
专业设置:
本科专业
英语(文学学士 本科/四年 文理兼收)省级一流专业
日语(文学学士 本科/四年 文理兼收)
学前教育(师范类)(教育学学士 本科/四年 文理兼收)
汉语言文学(文学学士 本科/四年 文史)
汉语国际教育(文学学士 本科/四年 文理兼收)
法学院
西安培华学院法学专业设立于1999年5月,同年9月招收第一届专科学生。2004年9月开始开展本科教育,是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法学院成立于2023年2月,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培养德法兼修,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熟练的职业技能,具备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高效高质量法律服务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法治人才。
在人才培养上,法学院贯彻“理论+实践”“专业法律+学科渗透”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案例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突出应用型、实践性,被陕西省教育厅批准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21年法学专业开展的《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实践》项目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认定为“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
学院拥有一支师德师风优良、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学院学生管理队伍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
学院拥有模拟法庭、律师实务实训室用于开展校内实训活动,在西安仲裁委员会、北京市盈科(西安)律师事务所、陕西云德律师事务所、陕西华格律师事务所等9家单位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共同开展法律实务教学活动。
学院先后获得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巾帼示范岗”、西安培华学院师德先进集体、中共西安培华学院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专业设置:
本科专业
法学 (法学学士 本科/四年 文科)省级一流专业
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
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是西安培华学院重点建设的二级学院,下设基础系、电子系、计算机系、建筑系、土木工程系、工程造价系、实验教学中心、综合管理办公室以及学生服务站。学院设置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土木工程、建筑学、工程造价8个本科专业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3个专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培养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
学院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应用能力及岗位就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并实施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与国内知名企业共同打造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机制与平台,共建专业、团队以及教学条件,并实施职业教育, 形成了优势互补、合作办学、协同育人、按需定制培养以及零适应期就业的人才培养特点,为通信、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筑类等领域输送亟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精湛、力量雄厚的专业师资队伍。现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7名(西北大学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生导师),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讲师团成员2名,校级教学名师1名,校级教学新星3名,校级梯队人才8名。
学院拥有良好的实验、实训等实践教学条件,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实验教学中心占地面积1400余平方米,软硬件设备总值1700余万元。 学院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各1个。拥有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现代电子技术应用开发、智能信息处理、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筑模型、建筑物理、工程力学、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实验室、工程测量、建筑软件综合实训室等多个功能完备、设备先进的专业实验室。通过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煤航测遥感集团、西部云谷等知名企业开展深入合作,建立了一批校企融合、产学研一体的大型校外实践实训基地,以满足校外实习需要。
将第二课堂活动、专业竞赛作为专业教育的重要补充,培养学生自主设计与开发能力。依托“西安培华学院创客中心”(第三批陕西省众创空间孵化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与主题沙龙。通过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华为1+X证书认证等,促成核心能力生成,每年获国家及省级奖项100项左右。经过近二十年的本科办学实践,学院已经在学科及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应用型课程建设、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形成了良好的办学环境和较强的人才培养实力。
专业设置:
本科专业
通信工程 (工学学士 本科/四年 理科)省级一流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工学学士 本科/四年 理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工学学士 本科/四年 理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学士 本科/四年 理科)
软件工程(工学学士 本科/四年 理科)
土木工程(工学学士 本科/四年 理科)
工程造价(工学学士 本科/四年 文理兼收)
专科专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三年 理科)
医学院
西安培华学院医学教育始于上世纪80年代,2004年正式成立医学院,学院秉承“精诚为医,至真至善”的院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地方性、应用型、高质量医疗卫生健康人才为目标,经过3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建立了优良的教育教学条件与环境,设有护理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技术等八个本、专科专业,其中护理学、药学为省级一流专业;在校生3500余人。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担任我校名誉校长,中国工程院张生勇院士、陈志南院士担任我校名誉教授;拥有陕西省教学名师1名,陕西省杰出青年2名,陕西省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1名。拥有校级教学名师2名,校级教学新星3名,“四有”好老师2名。
学院拥有教育部首批全国样板党支部1个,院党委是第二批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同时学院还是陕西省师德建设示范团队。护理学专业为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艾瑞深排行榜六星级一流专业暨国内顶尖民办大学专业、延安大学医学院硕士生联合培养点;药学专业为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2022年校友会中国药学类一流专业排名为中国顶尖应用型六星级专业、西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硕士生联合培养点。
学院的医学实验中心成立于2004年,是集教学、培训、技能考核与科研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实验教学基地。2016年获批省级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9年获批省级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拥有基础医学实验室、护理实训室、临床医学实训室、医学检验技术实验室、药学实验室、康复治疗实训室、口腔医学技术实训室、中心实验室等共计90余间,同时还拥有西部第一急救培训中心、西部法医鉴定中心、干细胞再生医学中心;仪器设备累积达30000余件,设备金额为6600余万元,建筑面积达14000多平方米。
学院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拥有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陕西省第五人民医院、西安市第五人民医院、西安唐城医院4家附属医院,西安市长安区医院1家教学医院;学院还拥有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唐都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等三级甲等医院为骨干的省内外实力雄厚、密切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共30余家。
近年来,取得了教育部产学研合作项目6项、陕西省教学成果奖1项、陕西省一流本科课程2门、校级教学成果奖4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7项、校级课程思政教育教学项目21项、校级教育教学思政专项2项。取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陕西省社科基金3项,专利、软著授权83项,发表核心及以上期刊文章189篇(其中SCI收录文章37篇,EI收录文章4篇),著作1部。
将第二课堂活动、专业竞赛作为专业教育的重要补充,近年来,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全国医学生护理解剖绘图大赛、世界技能大赛健康与照护项目陕西省选拔赛、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全国职业院校“人卫杯”检验技能竞赛等大赛,荣获国家及省级奖项159项。
近年来,教师参加全国应用型课程建设大课堂说课大赛、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全国形态学教学切片大赛、全国首届高等院校医学综合实验设计大赛、陕西省优秀教材、陕西省本科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陕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等大赛,荣获国家及省级奖项30余项。
学院还开拓了与日本、德国、法国、马来西亚等一系列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已为社会培养优秀医学人才2万余名。
专业设置:
本科专业
护理学(理学学士 本科/四年 文理兼收)
药学(理学学士 本科/四年 理科)
医学检验技术(理学学士 本科/四年 理科)
康复治疗学(理学学士 本科/四年 理科)
口腔医学技术(理学学士 本科/四年 理科)
专科专业
口腔医学技术(专科/三年 文理兼收)
临床医学(专科/三年 理科)
会计与金融学院
会计与金融学院由原会计学院与商学院于2018年6月合并组建,是西安培华学院规模较大、实力较强、招生人数较多的二级院系。学院拥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结构较合理的师资队伍和一流教学条件。学院现拥有2个大型综合性实训中心和12个专业实验室。
学院早在1945年培华职校时期就开设了“高级会计科”,经过70多年的发展,现建设的有7个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和1个专科专业(大数据与会计),是2007年陕西民办高校最早获得“管理学学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院系。
目前,会计学专业是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财务管理专业、电子商务专业评选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市场营销专业评选为校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学院已经形成了国家级-省级-校级层次齐全的专业建设教育体系,形成闻名遐迩的特色学科专业群。
经过长期建设与改革,学院按照新文科建设发展思路,构建了以会计学专业为引领、以财务管理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为重点,以市场营销、金融工程专业为支撑,辐射并覆盖管理学科和经济学科门类的专业群,构建了以本科教育为主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本科专业方向化、专科专业职业化的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和校企联合培养,构建产-学-研良好的商科教育生态体系,逐渐实现聚焦西北地区数智化财经行业,符合市场需求的,具有国际视野、民办特色、地区优势的高水平商科学院。独特的专业特色和广阔的就业前景使学院各专业成为学校的优势学科,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可并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
专业设置:
本科专业
会计学(管理学学士 本科/四年 文理兼收)国家级一流
财务管理(管理学学士 本科/四年 文理兼收)省级一流
电子商务(管理学学士 本科/四年 文理兼收)省级一流
金融工程(管理学学士 本科/四年 文理兼收)
资产评估(管理学学士 本科/四年 理科)
专科专业
大数据与会计(专科/三年 文理兼收)
传媒与设计学院
传媒与设计学院,汇聚影视语言文化创意、新媒体技术传播及艺术设计三大领域,设有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工艺美术、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等10个本科专业,其中播音与主持艺术、网络与新媒体和视觉传达设计为校级一流专业。近年来,学院通过外引内培,师资队伍实践经验丰富,教科研成果丰硕。
学院按照学校“地方性、应用型”总体办学定位,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推进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通过产教融合和跨界学习,着力构建综合创新能力教育教学实践平台,与陕西省新闻摄影学会、陕西省广播电影电视协会、陕西妇女手工艺协会、陕西省火凤凰耀州官窑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实现企业真实业务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积极服务地方区域经济。
学院坚持“入学即准就业”核心思路,着力推行应用型教育教学改革,通过传媒类“能力培养—素养提升—项目带动—作品考评”与设计类“学长引领促进学生责任使命担当,导师引路促进优良学风,行业引导促进专业技能提升,师徒引航促进传统文化传”的“四引四促”人才培养模式,组织学生“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引导学生创意设计作品,紧密贴近市场,培养学生“坚持终身学习、勇敢面对未来、追求美好生活”,做具有“大设计创意思维”的现代传媒与设计人。
学院致力于培养具备较强市场辨识、产品鉴赏、创新创造和专业运营能力的时代新人,以实现“靠得住、有素养、专业强”的培养目标,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强实践、重特色、应用型的省内知名一流学院,为民族复兴大任贡献力量。
专业设置:
本科专业
网络与新媒体(文学学士 本科/四年 文理兼收)
播音与主持艺术(艺术学学士 本科/四年 文理兼收)
戏剧影视文学(艺术学学士 本科/四年 文理兼收)
广播电视编导(艺术学学士 本科/四年 文理兼收)
数字媒体艺术(艺术学学士 本科/四年 文科)
工艺美术(艺术学学士 本科/四年 文理兼收)
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学学士 本科/四年 文理兼收)
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学学士 本科/四年 文理兼收)
环境设计(艺术学学士 本科/四年 文理兼收)
体育学院
西安培华学院体育教育始于上世纪30年代,2020年成立体育学院,学院秉承“以体育人、以文化人、以德树人、培养全人”的理念,以“崇德、乐学、尚能、创新”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从事基础体育教育教学与研究及体育管理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现为陕西省体育科学学会合作单位、全国民办高校体育联盟主席单位、陕西省篮球协会专业委员会主席单位、陕西省高等学校阳光体育运动优秀单位等。
专业设置:
本科专业
体育教育(教育学学士 本科/四年 理科)
-
开设专业
会计学 电子商务 护理学 通信工程 金融工程 财务管理 法学 汉语言文学 英语 日语 药学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服装与服饰设计 工艺美术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工程造价 土木工程 播音与主持艺术 广播电视编导 戏剧影视文学 网络与新媒体 口腔医学科技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体育教育 学前教育 数字媒体艺术 汉语国际教育 康复治疗学 资产评估 医学检验技术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技术 大数据与会计 计算机应用技术
学校实行“奖学金、助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减免学费”等资助措施,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入学。
学校奖、助学金覆盖率达45%。其中: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人,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人,国家助学金2500元/年/人—3500元/年/人,新生助学金一次性资助1000元/人—2000元/人。
同时,学校为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特设培华“励志之星”奖学金、姜维之奖学金、培华奖学金、力学奖学金、新生奖学金、社会实践奖学金等多项奖学、奖励制度。
勤工助学: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并根据工作量发放薪酬。
助学贷款:我校属于陕西省教育厅确定的可以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考生可申请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每年贷款最高金额为8000元/人。������
-
招生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考生类别:文科/首选历史理科/首选物理新高考
招生年份 录取批次 最低分 最低分位次 -
招生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年份:20242023202220212020201920182017考生类别:文科/首选历史理科/首选物理新高考
招生年份 专业名称 大学学制 批次 计划招生人数 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