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简介
院系设置
学科专业
奖励资助
考分查询
计划查询
招生章程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坐落在素有“北国春城”美誉的吉林省长春市,毗邻国家5A级景区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现有奢岭、净月两个校区,是一所以文为主的多科性民办高等学校。学校于2000年6月经吉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2004年经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2010年学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获得与长春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培养权。学校系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理事单位,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旅游协会教育分会理事单位,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理事单位,吉林省旅游协会理论研究与教育分会会长单位,吉林省会展协会副会长单位,吉林省民政厅评定的5A级民办非企业单位。
学校设有10个教学单位,38个专业,涵盖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工学等五大学科门类。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9200人。学校教职工728人,其中专任教师525人,专任教师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317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390人。学校有省级教学名师、长白山技能名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教学新秀、省级师德先进个人、省级优秀外国专家等,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梯次有序、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学校基础设施完善,校园景色宜人。建有2000平方米室内天井景观带,景观带融风景园林和休闲运动为一体,是花园、学园、乐园的有机统一,呈现给师生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怡人景色,成为省内高校中独具特色的校园景观。学校建设了美轮美奂的“长旅之夜”亮化工程,每当夜幕降临,霓虹灯下的美丽校园成为学校驻地的一道靓丽风景。学校馆藏图书92.25万余册,电子图书100万册,现有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平台、CADAL数字图书馆、畅想之星电子图书、爱迪科森职业全能培训库、FIF外语学习资源库、Artlib世界艺术鉴赏库、云舟/学习通、超星期刊、超星视频等数字资源,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资源保障和优质服务。
学校现有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6项,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A类)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专业(群)1个,省级“金课”建设计划项目(C类)1个,省级在线开放课程2门、建设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优秀课程15门,省级学科育人示范课程2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课程1门,吉林省首批校企合作开发立项建设课程2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试验区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8项;省级“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民办非企业单位党建示范基地1个。学校近年来获得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成果奖15项,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成果奖3项,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7项。学校承担省级以上教科研课题百余项,主编教材百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
学校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积极推进产教融合,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坚持开放办学,密切与行业管理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共建,组建了“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育集团”,搭建了校企深度合作平台。目前已与美国凯悦酒店集团、喜来登酒店集团、迪士尼乐园上海园区、杭州宋城集团、浙江乌镇水乡等国内外知名企业270余家签约建立校企合作联盟,通过集团化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打造“实习+就业+创业”的广阔平台,近年来学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建校20年来,学校已累计向社会输送2万余名优秀毕业生。
学校设有奖贷助勤补免偿“七位一体”的奖励和助学体系。自2017年起,在国家和学校奖助学金之外,学校每年增设200万元新生入学奖助学金,奖优助困,确保不让一名长旅学子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学校坚持培育富有旅游特色的校园文化,现有各类大学生社团34个,积极参与全球吉商大会、东北亚博览会、吉林国际雪博会、长春电影节、长春国际马拉松赛等大型赛会的志愿服务活动,获得各主办方的高度赞誉。学校注重立德树人和人才培养质量,注重学生能力养成,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各类大学生竞赛中屡获佳绩,共获各类奖项近1300项。荣获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会展创意大赛一等奖;第二届全国高校创新创意创业Paws3D跨平台动漫游设计大赛一等奖;中国服装买手大赛亚军;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二等奖;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外研社杯”全国外语竞赛、全国大学生财会职业能力大赛、全国高校企业价值创造实战竞赛、全国大学生物流仿真设计大赛等国赛省赛中均获得诸多奖项。并有多人次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吉林省自强之星标兵、吉林好青年、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十大创业先锋等荣誉称号。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及合作办学,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新西兰、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24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交流合作关系,建立了优秀学生赴国外攻读“3+1”“2+2”“3+1+2”本科、硕士学位项目,并开展科研与学术交流互访活动;围绕“一带一路”开辟国际合作办学新路径,与英国University of Derby、新西兰UUNZ Institute of Business等多所高校签订双学位协议;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等国10余家企业开展带薪实习项目。
春华秋实,玉汝于成。长旅人谱写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华章,积淀了独特的人文底蕴,培育了至善至美的大学精神,学校党建、以旅游管理为代表的特色学科专业建设、思政课程改革、资助育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已经形成突出特色,学校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学校以办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的民办高等学校为办学宗旨,秉承“立德树人 求是创新”的校训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扎根吉林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办大学,努力书写民办教育奋进之笔,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民办高等学校而努力奋斗。
2021年4月
���
院系设置
旅游文化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学院、艺术学院、工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基础部、体育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学院
-
开设专业
风景园林 建筑学 市场营销 物流管理 日语 俄语 英语 财务管理 旅游管理 会计学 酒店管理 会展经济与管理 金融学 人力资源管理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动画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汉语国际教育 工程造价 网络工程 工程管理 人工智能 智能建造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文化产业管理 物联网工程 电子商务 计算机网络技术 空中乘务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导游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勤工助学和“绿色通道”等内容。
���
-
招生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考生类别:文科/首选历史理科/首选物理新高考
招生年份 录取批次 最低分 最低分位次 -
招生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年份:20242023202220212020201920182017考生类别:文科/首选历史理科/首选物理新高考
招生年份 专业名称 大学学制 批次 计划招生人数 学费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2024年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高质量地做好学校2024年招生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教育部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学校2024年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科层次招生工作。
第三条 学校全称: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办学类型:民办独立学院
层 次:本科
第四条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奢岭校区: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奢岭街道幸福村委会长清公路15公里处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净月校区: 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福祉街道潭西社区福祉大路1595号
第二章 收费标准
第五条 学费收取标准
本科专业:
1.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5000元;
2.旅游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5000元;
3.物流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5000元;
4.市场营销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5000元;
5.酒店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5000元;
6.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5000元;
7.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5000元;
8.财务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5000元;
9.会计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5000元;
10.工程造价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5000元;
11.工程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5000元;
12.电子商务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5000元;
13.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5000元;
14.风景园林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5000元;
15.建筑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5000元;
16.智能建造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5000元;
17.金融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5000元;
18.网络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5000元;
19.物联网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年25000元;
20.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年25000元;
21.人工智能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年25000元;
22.英语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5000元;
23.日语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5000元;
24.俄语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5000元;
25.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6000元;
26.环境设计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6000元;
27.产品设计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6000元;
28.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6000元;
29.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6000元;
30.动画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6000元。
专升本专业:
专升本各专业学费均为每生每学年25000元。
专科专业:
1.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14000元;
2.导游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14000元;
3.空中乘务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14000元;
4.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14000元。
辅修学士学位专业:
会计学专业学费标准为8000元/生。
第三章 学历证书颁发
第六条 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教学内容,成绩合格,符合毕业条件,本科毕业生由长春大学旅游学院颁发国家规定的本科毕业证书。高职毕业生由长春大学旅游学院颁发国家规定的专科(高职)毕业证书。
第四章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及有关程序
第七条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内容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勤工助学和“绿色通道”等内容。
学校校内资助还设立学校奖学金、新生入学助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资助项目。
第八条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申请程序
入学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向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入学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向学校提出申请,高校学生资助部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困难认定,采取相应措施给予资助。
第五章 录取说明
第九条 新生录取对外语语种的要求
英语专业只招英语语种考生,其它专业不限外语语种。
第十条 批准的招收男女学生比例的要求
无特别要求。
第十一条 对身体及健康状况要求
执行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订并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相关补充规定。
第十二条 录取原则
1.调档比例: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如生源省(市、自治区)投档比例有特殊规定,按照生源省(市、自治区)调档原则执行。
2.照顾加分、降分投档项:按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和考生所在省(区、市)招生委员会的有关规定执行。
3.所有专业均无单科成绩限制,无专业分数级差要求。
4.普通类录取原则: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按照招生计划,以“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择优录取,满额为止;其它专业均满足考生第一专业志愿录取。内蒙古自治区执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录取规则。如考生所报专业志愿未能录取时,服从专业调剂者,在所有专业志愿考生录取结束后,将其调剂到未录满的专业,不服从专业调剂者,作退档处理。
高考改革省份考生的录取政策按照各高考改革省份的要求执行。
5.艺术类录取原则: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所在省艺术类专业统考并取得合格证书,同时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艺术类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按照招生计划,以综合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满额为止;其他艺术类专业满足考生第一专业志愿录取,录取时优先尊重各省艺术类投档办法与成绩核算意见,若无明确指示性文件则按综合成绩=文化课成绩(含照顾分)×60%+专业课成绩进行排序择优录取。
河南省综合成绩=高考文化课成绩×0.5+专业省统考成绩×1.25。
6.(1)实行“3+1+2”模式高考改革的省份,进档考生投档分数相同时,按单科顺序及分数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数学、语文、外语、首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的再选科目、单科次高成绩的再选科目。(2)实行“3+3”模式高考改革的省份,进档考生投档成绩相同时,按单科顺序及分数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数学、语文、外语、单科最高成绩的选考科目、单科次高成绩的选考科目、单科第三高成绩的选考科目。(3)非高考改革的省份,进档考生投档成绩相同时,按单科顺序及分数从高到低排序,文史类依次为语文、数学、外语、文综合,理工类依次为数学、语文、外语、理综合。
第十三条 本章程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招生政策执行。本章程由学校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联系方式
学校网址:https://www.tccu.edu.cn
通讯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奢岭高校文化园区长清公路15公里处(邮编:130607)
联系电话:(0431)89811555、89811666、89811777
联 系 人:贾老师、仇老师、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