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简介
院系设置
学科专业
奖励资助
考分查询
计划查询
招生章程
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是2011年1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广播电视大学、师范、卫校、技校、内蒙电大分校、左旗中职、开发区职中、业余体校等8所学校合并组建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2023年全盟中职资源整合,又将学院中职部、右旗职教中心和额旗职业中学合并组建阿拉善盟中等职业学校,由学院实行集团化办学管理。学院秉承“立足地方、以人为本、崇尚品位、彰显特色”的办学理念,“立足阿拉善、服务内蒙古、扎根西北边疆、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小而精、精而特、特而优”的发展路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着力服务办好“两件大事”,聚焦自治区及阿拉善重点产业链和边境地区社会事业,对标“双高”校建设标准,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积极推进中高职全日制学历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社会培训“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形成了与全盟及周边地区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专业设置和布局。
学院现有巴彦浩特、乌斯太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871亩。辖8个党总支、25个党支部,设有医疗护理系、经济管理系、艺术系、通用航空系、机电工程系、化工工程系等6个教学系部,继续教育部、基础部、体育教学部、培训部、网络信息中心、科研与技术服务处等6个教学辅助部门和党政办公室、组织统战部、人事处、宣传部、纪检处、计划财务处、教务处、后勤保卫处、招生就业处、学生工作处、团委、工会等12个行政部门。
现有在籍学生8473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5088人 (高职3371人、中职1074人、技校643人),主要分布全国18个省份,内蒙古12个盟市;开放大学教育3385人。
——专业建设情况
学院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调整专业布局,基本形成二产类专业集中在乌斯太校区办学,三产类专业、成人学历继续教育集中在巴彦浩特校区办学的格局。结合全盟经济社会发展,学院明确提出振兴化工机电专业发展思路,确定将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打造成位列全区高职院校前列的工作目标,将乌斯太校区打造成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创新创业、科研和社会服务为一体、主攻服务千亿元园区建设的综合性职业教育示范基地。目前开设高职专业33个、中职专业41个。
医疗护理系:前身为阿拉善盟卫生学校,有40多年办学历史,建有实验实训室和综合教室21个,临床实习基地14个,现有护理学、康复治理与技术、口腔医学技术3个专业。
经济管理系:设立时间最久、品牌影响最广、师资力量最为雄厚的系部之一,多次斩获全国、自治区及行业中高职技能大赛大奖,现有大数据与会计、计算机应用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3个专业。
艺术系:重点建设系部,已建成盟级职工创新工作室2个,名师带徒工作室3个,全国民族舞蹈培训基地1个,手工地毯织造工作室1个,现有民族表演艺术、学前教育、雕刻艺术、工艺美术4个专业。
通用航空系:2019年成立,现有航空电子电气技术、无人机技术应用、航空服务、民航安全技术管理、机场运行服务与管理5个中高职专业。
机电工程系:重点建设系部,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培养我盟和周边地区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生产企业、制造业生产一线中高级技术应用人才重要基地,现有风力发电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5个专业。
化工工程系:重点建设系部,近年来相继完成国家、自治区多项科研项目,获得多项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现有应用化工技术、分析检验技术、化工装备技术、精细化工技术4个专业。
——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现有在编在岗教职工394人,中共党员185人(占47%),教职工中受聘党政管理人员68人,专业技术人员294人、工勤人员32人;高级职称104人(占26.3%),中级职称119人(占30%),初级职称71人(占18%);博士3人,硕士学位62人(占15.7%),本科学历332人(占84%)。
近年来,学院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荣获盟级以上奖项125项,其中盟级20项;自治区级74项;国家级(行业协会)31项。
——招生就业情况
学院始终坚持全员招生、全年招生,建立健全招生工作机制,招生工作进展顺利、成绩显著,招生人数逐年增加,生源已涵盖西部多省市自治区及区内12个盟市。2023年,共录取新生1481人。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大力实行“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模式,自2013年学院成立以来共招收学生12900多人,每届中高职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为全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社会培训情况
学院始终坚持走集约化培训之路,根据社会培训需求,有序开展就业创业、新技术新工艺、安全生产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岗前技能培训、职业技能提升、退伍军人适应性和技能培训、种养殖技能培训、技能等级认定及其他培训项目,培训和技能鉴定规模不断扩大,年均培训1.6万人以上,为全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培训服务。近几年,累计开展各类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807期,培训和鉴定各类人员66380人次。
——继续教育教学情况
学院所属阿拉善广播电视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立足地方、以人为本、崇尚品位、彰显特色”的办学理念,构建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为阿拉善地区经济发展培养本土高素质实用型专、本科人才。目前学校开设专、本科专业28个,在阿右旗职中和额济纳旗职中分别建立了学习中心。继续教育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持续深化课程建设与改革,稳步推动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成立阿拉善城乡社区大学,积极开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工作,建立“电大书屋”20个,在全社会营造“爱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建设学习型社会贡献力量,继续教育部将致力于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电大事业发展繁荣。
——校企、校校合作情况
学院始终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产教融合,积极融入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院校联盟,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合作,挂牌成立沙产业创新创业学院。不断拓宽跨地区合作办学,与内蒙古庆华集团腾格里煤化有限公司、内蒙古庆华集团腾格里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内蒙古新亚化工有限公司、中盐吉兰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内蒙古莱科生物保护有限公司、东莞蜜蜂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与赤峰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等地和内蒙古航空职业技术学校、内蒙古娜日艺术学校开展有效合作,与内蒙古电大中专学校、卓资职业中学、杭后职业中学、宁夏中卫中职学校等开展合作办学,建立了稳定的生源基地。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阿拉善盟中心医院、阿拉善盟蒙医医院等 14 所公立医院签订定点教学实训基地合作协议,目前,建成校内实验实训室57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0多家。
——今后发展具体举措
科学设置专业和课程。进一步优化调整专业(群)设置,2023年至2025年新增和重点打造现代化工、新能源、文化旅游、军民融合等重点产业链相对接的重点高职专业(群);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风力发电技术、护理、康复等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适应性改造,尽快满足化工及新能源企业的用工需求;对艺术设计专业进行玉雕、皮雕、骨雕、沙画等学徒制方向拓展,调控压减护理、学前教育、财会等专业的招生规模,淘汰10个左右老旧专业,到2025年力争每年为企业输送高职毕业生1000余人,进一步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制定教师岗优先引进招聘计划,通过开设“绿色通道”“鸿雁归巢”等方式,广泛、精准引进985、211院校硕士以上人才和“双师型”教师。扩大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制定学院教师入企轮训制度,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将企事业单位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实操能力强的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聘任为学院的兼职教师。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使用和教师的继续教育,实行教师全员聘任制,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
加大合作交流力度。紧密联系行业企业,深化校企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深入推行现代学徒制、工匠班、产业学院等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大校外岗位实习管理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使企业在享用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融入自治区向北开放布局,积极参与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合作交流。
拓展社会服务能力。加强与文化旅游、农牧林水、退伍军人、交通民政等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服务,开展政校行企合作,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师资和教学资源、设备优势,主动与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高层次的技能培训,形成稳定的培训项目。成立契合学院发展实际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经营性培训实体,增强学院自身发展能力,统筹兼顾教学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拓展学院社会服务功能。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保障机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横向科研项目开发等,加速技术研发及服务增量提质,助力中小微小企业转型升级。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紧跟新形势下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招生规模的稳步增长现状,争取在巴彦浩特校区新建教学实训培训楼,在乌斯太校区新建教学实训楼,更新实验实训设备数字化,建设智慧校园。
化工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医疗护理系、经济艺术系、培训部、基础部、继续教育学院
-
本科专业
旅游管理、学前教育
专科专业
会计电算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护理、康复治疗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化工技术、艺术设计
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完善,开通学生入学“绿色通道”和各项奖助学金,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
招生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考生类别:文科/首选历史理科/首选物理新高考
招生年份 录取批次 最低分 最低分位次 -
招生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年份:20242023202220212020201920182017考生类别:文科/首选历史理科/首选物理新高考
招生年份 专业名称 大学学制 批次 计划招生人数 学费 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及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相关规定,结合学院的具体情况,为规范学校招生行为,维护考生合法权益,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制定本章程。本章程适用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科)层次的招生工作。
第二条 学校性质
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具有独立颁发高等学历文凭资格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第三条 学校概况
学院名称: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国标代码14339。学院以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为主,涵盖中职教育和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是一所以工为主,工、农、经、管、医、艺相结合的多学科高等职业学校。学院下设医疗护理系、经济管理系、艺术系、通用航空系、机电工程系、化工工程系、基础教学部、体育教学部、培训部、继续教育学院10个教学系(部)。
办学类型及层次: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专科)。学制:3年。毕业证书:学生修完教学计划内全部科目并且成绩合格,获得教育部电子注册的普通高等教育高职(专科)毕业证书。发证学校: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现设两个校区,校区占地871亩,本部位于阿拉善盟阿左旗巴彦浩特镇。
第四条 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工作遵循的原则是: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第五条 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工作接受考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六条 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设立由分管院领导、纪检、招生、教学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招生工作委员会,全面负责领导学院的招生工作。
第七条 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是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职能机构,负责学院招生的日常工作。
第三章 录取规则
第八条 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录取工作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并在相关省、自治区招生委员会统一组织下进行。
第九条 根据各省、自治区的招生计划和考生情况确定提档比例,提档比例一般按照招生计划的120%控制。
第十条 对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体状况符合相关专业培养要求的考生录取时以投档分为排序成绩,采用“专业志愿清”的方式录取,即对在我校投档比例线上且已经投档我校的考生,按专业志愿顺序,以投档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在专业招生计划内择优录取。当所有专业志愿都录取完毕后,对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根据投档分从高到低排序依次调剂到其他未录取满额的专业,不服从专业调剂的投档考生,学校将予以退档处理。
第十一条 艺术类考生成绩达到各省、自治区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统考合格分数线,采用“分数清”的方式录取,即在同一个学校志愿中,按照“分数优先”的方式安排专业,专业之间不设专业志愿级差。当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对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调剂到其他未录取满额的专业,不服从专业调剂的投档考生,学校将予以退档处理。
第十二条 我校原则上认可各省、自治区招生办有关加分和优先录取的规定。平行分考生择优录取,按各省份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三条 因受现有师资条件的限制,新生入学后公共外语只开设英语,其他语种慎报。
第十四条 录取的体检标准按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联合下发的教学厅(2010)2号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考生由于身体原因,对不适合其报考的专业按规定进行合理的调整。新生入学后按规定进行健康复查,对复查后不能进行正常学习的,或被查出在体检中弄虚作假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五条 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新生入学须缴纳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以内蒙古自治区价格主管部门公布的标准执行。
第十六条 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完善,开通学生入学“绿色通道”和各项奖助学金,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第十七条 学校在各省招生计划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管理部门公布为准。
第十八条 本章程若与国家法规、规章以及上级有关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规、规章及上级有关政策为准。本章程由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负责解释。
招生部门: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
通讯地址:内蒙古阿拉善盟巴彦浩特镇西城区花园北街10号
邮 编:750300
招生咨询电话:0483-8337222/8337295 (传真)
网 址:www.alszyxy.cn Email:azyzj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