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业名称: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 专业代码:090202
- 修学年限:四年
- 授予学位 :农学学士
- 专业解读
- 推荐院校
- 就业前景与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野生动物繁育、驯养、检疫、疾病防治和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野生动物科研院所、国家海关和边境口岸、工商、自然保护区、动物园等部门或单位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利用、检疫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保护生物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预防兽医学、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显微制片技术、动物解剖、生物化学分析、饲料营养成分分析、自然保护区规划、动植物检疫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与评价、野生动物疾病防治、野生动物产品鉴定与开发利用以及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
林学、动物科学、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
教学实践
包括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30—35周。
技能要求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林学、生物学、畜牧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显微制片、生物化学分析、饲料营养成分分析、野生动物无线电遥测技术、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及自然保护区资源调查方法;
4.具有野生动物繁育、保护、利用、疾病防治、检疫,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动植物资源调查、监测及经营管理的初步能力;
5.熟悉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利用及森林资源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国内外野生动物学科、保护生物学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
���
-
相近专业
农业资源与环境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就业前景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就业面较窄,但就业率较高。毕业生主要到科研院所、国家海关和边境口岸、工商、自然保护区、动物园、动物饲养场等企事业单位,能在自然保护区管理、野生动物保护、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驯养繁殖、产业开发以及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生产管理等部门从事相应工作。毕业后也可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是在野生动物科研院所、国家海关和边境口岸、工商、自然保护区、动物园等部门或单位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利用、检疫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的工作。